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则关于企业申请破产重整的公告,公告涉及企业为某水泥企业母公司。该水泥企业旗下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刚于今年6月初完成技改投入生产。水泥厂技改共投入2.26亿元,正欲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遇母公司“破产重整”。
2020年至2022年,企业累计亏损57.18亿元,债务负担沉重,如不进行整体债务重整和资产业务重组,难以自行实现扭亏为盈,无力清偿债务。且存在欠付职工工资、欠缴社保的情况。这也意味着,并不是企业不想干好,而是资金链出现问题,已经无能为力了。
此前四川康定人民法院也曾发布一则水泥企业破产清算案。所涉及的水泥企业拥有一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日期是2020年5月,刚刚投产三年多,给出的原因是因无自备矿山、原料缺乏。
企业部分股东将所持股份连续三次挂牌出让,第三次拍卖比首次起拍价降低了近1300万元。
12家龙头水泥集团应收账款大增
近来,中国建材、西部建材、亚洲水泥、华润水泥、塔牌水泥等先后公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除塔牌集团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470%-510%。其他四家均为业绩下滑。
图片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关于业绩变动原因,多家企业均表示前三季度水泥产品量价齐跌。水泥量价齐跌与需求低迷不无关系,也与各区域的打了大半年的“份额战”关系密切。
相关行业分析人士对水泥人网表示:在企业的发展阶段,为了跑马圈地、提高市场份额,多会给客户提供比较宽松的信用政策,而水泥行业绝大多数头部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营销政策”。究其主因或因建材行业竞争壁垒不高、企业数量较多、产能严重过剩。甲方的支配地位较为明显,所以在激烈的“市场份额战”中应收账款占营收比就相对较高。
上述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应收账款是企业“财务造假”的重要方式。大部分公司财务造假涉及虚增营收。公司没有收到真金白银,而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
从应收款规模来看,20家上市企业中12家应收账款增加,占比达60%。其中海螺水泥2023年上半年同比2022年同期应收账款及票据增加59.93亿元,增幅达68.2%。同期营业收入增加91.56亿元,净利润减少33.72亿元,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明显。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半年报
上述行业人士提醒,应收账款如果出现以下四种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了。一是应收账款比重大幅上升或下降,与企业经营情况不符;二是应收账款占比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且持续上升;三是应收账款账龄过长,坏账准备不足或坏账率上升;此外,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匹配也需高度关注。
下游资金告急,水泥企业危机四伏
投资者需要练出“火眼金睛”,透过应收账款,识别公司背后潜藏的风险。如水泥行业,部分企业为赢得客户通常会给予一定的账期,在水泥行业被称为“信用销售”。信用销售的存在,增加了应收款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频频暴雷的当下。
从前20强房企现状可见,目前9家企业已暴雷,1家抢救中,占比达50%。处于紧张状态的4家企业。
基建方面,处于资金链端口的城投公司也出现不确定因素。相关数据显示,2023全国城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出现增高的情况。从资产负债率变动情况来看,270家城投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7.95%,较上一年度平均资产负债率56.82%增加1.13%。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9.57%,西部地区为57.28%,中部地区为57.08%。
从资产负债率区间来看,47家城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50%;99家城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50%至60%之间;资产负债率在60%及以上的城投公司最多,为124家。其中总资产规模居前100位的城投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9.75%,较上一年度平均资产负债率59.55%增加0.2%。
2023年全国市级城投公司T100负债率最新排名
殊途同归,房企关联建筑类企业,而建筑类企业直接关联全国正常经营、非经营异常,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水泥”的125万家企业;城投关联基建项目,而基建项目关联建筑类企业,建筑类企业又关联这125万家“水泥”类企业。其中近五年内注册成立的建筑工程、建材、水泥、混凝土企业中已有1700多家处于注销、吊销或撤销状态。一方面是大客户频频登上爆雷、违约榜,另一方面是企业入不敷出,资不抵债,不得不申请破产重整,或被相关供应商申请破产清算。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4月至今已经有超过2200家建筑类企业破产重整;2023年1-9月期间共有50多家水泥企业、60多家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企业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