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通讯员消息,近日,受山东区域水泥、熟料价格上调30-50元/吨带动,苏北、皖北部分品牌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30-50元/吨,同期长三角沿江部分企业通知上调熟料报价20元/吨。
河南连涨三轮,10多个地区“默契涨价”
据了解,近期山东窑企错峰停产,企业复价愿望强烈,各企业调价正在逐步落实中。
江苏南京一贸易商表示,近几日长三角沿江区域主要品牌企业上熟料报价20元/吨同时下调水泥价格20元/吨,目的或是挤压外购熟料企业的生存空间。
据水泥人网了解,目前下游需求依旧低迷,各企业库存仍在高位,暂未看到更多复价上调的契机,不仅落实情况有待观察,还需防备部分企业借复价之机抢市场。
苏北市场一主要品牌企业对水泥人网表示,徐州几家品牌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30-50元/吨,挂牌价也已经落实上调30元/吨,但实际执行仍有待跟进观察。当地贸易商表示,皖北主要品牌企业目前还未见行动,这轮源自河南区域的复价更多的是相邻区域主要品牌企业之间的“默契上调”。
进入8月初,河南区域主要品牌企业三次上调水泥报价30元/吨,累计上调90-100元/吨,调价后郑州区域主要品牌企业报价285元/吨。紧接着山东、湖北、京津、河北、山西、江苏等10多个区域主要品牌企业通知上调水泥报价。有业内人士表示,这轮调价更像是上述区域内主要品牌企业之间的一种默契,一省唱山歌,多省来附和。
苏南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各区域水泥价格都太低了,几乎所有水泥大省均价都跌到了2时代,大家都盼望着市场止跌回暖。所以在河南连续三次推涨水泥价格后,周边省份就陆续跟进。
陕西关中区域一品牌企业负责人对水泥人网表示,河南涨价落实了,陕西关中的价格就能跟着涨上去了。今年的市场不好,大家都很难,所以不用谁来发动,谁来主持。只要有一个区域主要品牌企业上调报价落实了,就会有更多区域主要品牌跟进。“毕竟大家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亏本的生意不长久的。”
默契涨价后,有企业偷袭式降价
在主要品牌水泥企业的“默契上调”后,水泥市场出现难得的热情,财经评论更是将“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水泥市场将迎来触底反弹写上了头条。但是梦想很美好,现实很打脸。在各区域主要品牌企业通知上调报价的同时,有个别龙头企业“突袭”降价,只为获取更多客户。以先涨20元/吨,再跌40元/吨的策略来增加市场份额。
8月3日河南区域主要品牌企业通知自8月4日起复价上调30元/吨,当天工厂门前就出现了排长队现象。类似的,山东刚一通知水泥价格上调30-50元/吨,还没等落实,水泥车、水泥船都开始排队了。
相关行业人士表示,涨价是“默契上调”,主要是为了提升盈利。但是有个别企业担心销量、忧心份额,默契度不够,甚至以“明涨暗降”的方式应付,打破了市场“默契”格局。以至于近期的“默契上调”出现逆转的迹象,水泥市场或再度进入“份额争夺战”。
这部分企业通常觉得自己成本低,复价上调给高成本企业喘息的机会,不仅自己会丢掉市场份额,也给淘汰过剩产能增加了难度。故而以稳定市场份额,让利客户为由,把“默契上调”的大局给毁了。
水泥市场价格“乱套”
江苏一企业销售经理表示,最近江苏区域的水泥价格涨跌有些随意。苏北宿迁8月中旬时刚刚通知上调报价5元/吨,24日又通知下调报价15元/吨;徐州23日通知上调报价50元/吨,24日又改口上调30元/吨;江苏南京24日通知水泥下调20元/吨,熟料涨价20元/吨。
有贸易商表示,收到通知说熟料涨价20元/吨,当日下单拉货熟料报价却比此前报价还低20元/吨,也就是比上调之后的报价低40元/吨。“这就是他们说的先涨20元/吨,再跌40元/吨,一天之内涨20元/吨,又跌40元/吨,涨价是为了跌价做准备的,站起来是为了蹲下去。”
陕西关中某品牌企业负责人表示:河南当地有没有落实不好判断,但是河南运到陕西关中地区的P.O42.5散装水泥报价还是280-290元/吨,量大的话还能有优惠。“最近煤价降了,河南来的水泥价格也有得商量。实际成交价格比这个还低。市场好不起来,涨价就是一句空话”。
被认为是产能“过剩之最”的广西区域,近期连续多次下调报价,但是对外发广东区域的水泥却“入乡随俗”般的跟进广东市场小幅慢涨。两广区域某品牌企业负责人表示,两广相邻区域市场基本统一,价格涨跌5元/吨、10元/吨,再返利10-20元/吨,如此一来涨价也是跌价了。
进入8月下旬以来:广东粤北韶关部分主流品牌上调10元/吨;广东粤西部分品牌上调25元/吨;广西河池市场主流品牌下调20元/吨;广西玉林部分主流品牌散装水泥下调10元/吨,袋装水泥下调20元/吨;广西桂林部分主流品牌袋散装下调10-20元/吨;广西部分品牌针对广东外发报价上调5-10元/吨。
上半年水泥企业有盈有亏,盈利企业第一名的净利润是第二名的5倍多。而产能第三的华北龙头冀东水泥上半年亏损达3.69亿元。一业内人士表示,水泥市场的严重萎缩和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水泥企业必须认清现实,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投身这场可载入水泥行业史册的“市场份额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