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隆基泰和发布公开信,因受疫情及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向法院申请重整,近日已裁定受理。其还表示,出现危机后采用多种方式积极进行自救,也竭力复工复产,对于前期未能及时交房或及时还款的情况,隆基泰和管理层和团队深表歉意。
据水泥人网了解,7月25日,隆基泰和集团新增一起破产重整案件,破产重整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为隆基泰和集团,经办法院为河北高碑店法院。另外,高碑店市人民法院定于2023年11月9日上午9时30分通过网络会议形式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有权参加债权人会议。
房地产行业陷入踩踏,30多家知名企业陆续爆雷
隆基泰和知名度不亚于华夏幸福和荣盛发展,足迹遍布20余个城市,总资产有1000亿、年营业额近1000亿。隆基泰和提到的疫情影响和房地产行业下行,已经成为楼市共同的痛。近几年因流动性危机等问题,已有30多家知名企业屡屡踩坑,走向了破产倒闭、注销退市之路。
恒大,龙头房企,负债规模约2万亿,2021年12月正式宣告爆雷。
融创,龙头房企,负债规模约1万亿,2022年3月美元债展期,宣告爆雷。
绿地控股,上海国企,负债规模约2500亿,2022年5月公告其美元债违约,宣告爆雷。
世茂,龙头房企,负债规模约4000亿,2022年3月公告60亿信托展期,宣告爆雷。
华夏幸福,产城地产龙头,负债规模约2600亿,2020年12月首次承认52亿债务逾期,宣告爆雷。
富力,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3000亿,2021年12月7亿美元债展期,宣告爆雷。
阳光城,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3500亿,2021年公司理财未兑付,宣告爆雷。
正荣,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2022年2月公告美元债违约,宣告爆雷。
蓝光,川渝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2021年5月中期票据违约,宣告爆雷,目前逾期未偿还债务已达300亿。
龙光,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2022年3月公告美元债违约,宣告爆雷。
中梁,浙江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2022年4月公告美元债寻求展期,宣告爆雷。
佳兆业,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300亿,2021年11月3亿理财产品未兑付,宣告爆雷。
奥园,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500亿,2021年11月,6590万元信托贷款违约,宣告爆雷。
祥生,浙江房企,负债规模约1500亿,2022年3月,1200万美元利息违约,宣告爆雷。
新力,江西房企,负债规模约1000亿,2021年10月2.5亿美元债违约,宣告爆雷。
花样年,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600亿,2021年10月2亿美元债违约,宣告爆雷。
当代置业,负债规模约800亿,2021年10月3亿美元债违约,宣告爆雷。
三盛宏业,上海房企,负债规模约500亿,2019年10月员工理财未兑付,宣告爆雷,公司老板失踪,被法院悬赏1000万。
禹洲,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900亿,2022年3月美元债利息2125万美元违约,宣告爆雷。
俊发,云南房企,负债规模约1200亿,2022年4月2.19亿信托贷款未兑付,宣告爆雷。
福晟,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700亿,2019年12月3亿基金违约兑付,宣告爆雷。
泰禾,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2019年12月债券违约,宣告爆雷,目前逾期未偿还债务已达430亿。
大发,上海房企,负债规模约300亿,2022年3月2228万元美元债利息无法偿还,宣告爆雷。
实地,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00亿,2021年7月商票拒付,宣告爆雷。
阳光100,老牌房企,负债规模约400亿,2021年8月债券违约,宣告爆雷。
德润创展,深圳房企,负债20亿,2021年8月宣告破产。
宝能地产,深圳房企,负债规模2000亿,2021年8月理财产品逾期,宣告爆雷。
广州粤泰,粤系房企,负债规模80亿,2021年8月宣告破产。
光耀地产,粤系房企,负债规模100亿,2021年9月宣告破产。
中庚地产,闽系房企,负债规模300亿,2021年10月9.3亿债务违约,宣告爆雷。
卓达地产,北方房企,负债规模300亿,2018年开始,卓达24次被列入被执行人,此外还有7起股权冻结,涉及金额约9.14亿。
不难发现,无论是房产龙头恒大,还是背靠国资的绿地,以及各地的代表性龙头企业,都陆续爆雷,债务违约、老板跑路、股权冻结、破产重整,一系列操作已经蔓延许久,且出现了踩踏式爆雷的情况,无论是大环境的低迷还是同行的倒下,都让越来越多的房企陷入深渊。
水泥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和货款“爆雷”风险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碧桂园、滨江、新城控股、中铁建、远洋等房企的销售额均同比出现了腰斩,另外招商、华润、金茂、龙湖、卓越等房企6月销售额同比的跌幅也都在30%上下,万科、保利、中海、绿地、华发等房企6月销售额同比的跌幅也都在20%左右。6月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267.4亿元,单月业绩同比降低28.1%。
销售不够乐观的同时,房企债务到期却数额惊人。2023年,房地产行业国内外债券到期规模合计9580亿元,逼近万亿大关。7月、9月的两个小高峰,分别达到1062亿元、938亿元。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中国房市的违约率已达到15.6%,房企拖欠风险明显偏高。
房地产行业持续“爆雷”,水泥陷“踩踏门”
房地产欠债高额,资金链紧张,导致商混、水泥等企业纷纷“躺枪”。据了解,2022年,混凝土全行业应收帐款超1万亿,同比上涨了8.24%,占营业收入的52.23%。从应收票据到废纸一张,从应收账款到计提坏账,给水泥企业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根据上海票交所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发生3次以上商票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出现票据逾期行为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1608个,房地产仍是承兑汇票逾期“重灾区”。
进入2023年,多地计划供地规模出现下滑局面,尤其是住宅用地方面,部分地区楼市供大于求,建设的脚步放缓也就意味着需求收缩,水泥企业“僧多粥少”的局面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水泥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益,部分地区再次出现赊销现象,这对竞争能力较弱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一方面是下游需求疲软,另一方面是应收账款难回,双重危机碾压之下,水泥企业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如果没能及时调整,房企爆雷的这波旋涡,也将席卷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或将加速水泥行业“大洗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