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比就像极了去年整个建筑产业链上水泥行业与地产行业的真实写照。水泥行业欢天喜地,商混行业、地产行业却高兴不起来。
水泥行业赚钱了,地产企业钱没了。水泥行业2018年1-11月水泥产量20亿吨,同比增长2.3%,水泥主营业务收入8283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1480亿元,同比大增128%。叠加上12月份的利润,水泥行业2018年利润将高达1600亿元左右。
近期水泥行业龙头企业海螺水泥发布业绩预告称,2018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26.84亿元人民币~158.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0%~100%。这翻着跟头上涨的利润是如今的地产商望尘莫及的。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显著。尤其是第四季度,虽然房企推盘量大幅增加,项目积极入市,但市场去化表现普遍不如预期。在如此的态势下想要拉动整年的业绩似乎不太可能。
原本暴利的地产老大哥在过剩的水泥行业面前曾是高高在上,现如今卖水泥的成大哥了,卖房子的成小弟了,时势造英雄,可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呀。
2018年水泥行业不仅是海螺水泥赚了钱,也不单是海螺比地产商赚的多。海螺水泥上半年毛利率达45%以上,上峰水泥毛利率达44.4%。再来看看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恒大36%,万科34%, 碧桂园27%... ...不管从行业利润率,还是企业利润增长率都秒杀地产行业。
究其主要原因,只有三个字,涨!涨!涨!上市公司业绩预增公告里均有多提及“量价齐升”,水泥利润大涨已无悬念。与此形成显明的对比的是下游产业链遭遇寒冬,举步维艰。
水泥价格从最初的300多元一路上涨至400多、500多,华东区域在2018年四季度出现了超过600多元,到位价700元/吨的水泥,甚至有部分区域出现了800多元一吨水泥。下游商混企业屡遇无米之炊,无奈只得高价购买水泥。
尤其是介于水泥企业与地产商之间的施工企业,施工成本上升,水泥砂石一吨难求,工期一延再延。承担违约责任不说,年终结账的速度也慢了多拍。
最近朋友圈里热转的一张图片说清楚了开发商的无奈:一民工爬上工地15楼,打电话给欠他工资的包工头说不给钱就跳楼。包工头说,我在25楼呢,正在给开发商打电话,他要不给结工程款,我也跳楼。而此时开发商正在35楼给市长打电话,市长不批钱他也准备跳楼了... ...开发商的下面有包工头,施工队,有无数的民工等着他发钱。上下一起施压,他便只能从35楼跳下去了。虽是戏说,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开发商如今的窘迫境地。
原来的房地产行业是金山银山堆出来的,现在的地产行业已经是日落西山。近两年来屡屡见诸报端的“豆腐渣”工程,不得不让人大骂黑心的开发商。
刚刚过去这一年,砂价高涨,水泥暴涨,商砼缺货!工地停工!一系列连锁反应,无疑给刚刚平息的房地产市场又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原材料在上涨,成本在增加,那么最终又会要谁来买单?
2018年有人欢喜有人愁! 撑死了水泥行业;饿死了建筑行业;累死了运输与商砼行业!只有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才可长久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