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1 09:20:33 来源:水泥人网

超低排放可以不用错峰停产!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最近,多省陆续推出水泥企业实现“超低排放”,可以不用参加错峰停产。水泥人网有幸与行业的专家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也给出了一些中肯意见,希望能有助于水泥行业的发展符合“绿水青山”的战略,与同行们交流:

  1、“超低排放”并不一定是保护环境

  任何工业生产,都会有排污,都有治理污染的任务。但同样,任何治理都要付出耗能的代价,这不只是资金与人力的代价,还有对环境破坏的代价。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要耗能,尤其是在以石化能源为主要能源的时代,它们的燃烧都要排出大量CO2、NOx、SOx等废气,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物,能耗越高就意味这些废气的排放量越大。

  以水泥行业脱硝为例,为降低NOx排放量,就要消耗氨水或尿素,就要多消耗各种能耗,但因为降低的排放量大于能耗的增加量,这种治理就有意义;但如果治理降低的排放量还不如耗能所增加的排放量,就算没有氨逃逸,就算熟料热耗不增加,它都会加重对环境的污染。

  为什么西方国家不超低排放,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不如我们,或不舍得加大投入,而是因为他们对治理后果算账后,即便在减少排放量上也是得不偿失。尽管我们现在排放标准比任何国家都低,但若没有更先进的治理技术做支撑,此标准并不应该认可为先进。

  当前我国雾霾还在靠风趋散,正是忽视治理的负面效果,以为越低越好。道理很简单,如果治理是靠不断转移新的污染,加大了发电、化肥、运输等行业的排放量,这种过度治理就要适得其反。

  因此,衡量任何治理方案是否先进,不能只看排放量降低多少,更要看耗能增加多少。任何治理都有两面性,不会没有负面效果,就像没有永动机的道理一样。治理的责任就是要让正面效果大于负面效果,而且大得越多越好。这就是需制定适宜排放标准的原因。

  之所以称“节能减排”,就是强调为环保的减排一定要与生产节能捆绑在一起。企业对环保的贡献,不能只看污染排放的量,更要看它的生产耗能水平。换言之,凡生产能耗高的企业,哪怕污染排放合格,甚至是超低排放,也不能认为环保达标;恰恰相反,它仍然应该是环境治理的重点目标,如果能耗降不下来,就一定要尽早淘汰,而不是还在治理排放,这才是对环保的真正贡献。

  2、水泥企业错峰生产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如今的错峰是责令所有水泥企业都按规定停产同样时间,其目的是为去掉多余的产能,使水泥熟料从供大于求,价格狂跌,而一改为供不应求、价格暴涨。但这种去产能没有去劣质产能,并不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而是优劣产能一起去。所以,它没有提高环保水平,只能减少短时间的排放,尤其在北方冬季,能大大缓和对大气污染的压力。但没有降低单位熟料水泥的能耗,非但如此,还由于增加了设备开停次数,提高了单位能耗。

  每开停一次窑,几吨柴油、几十吨煤粉就白白烧掉了,开停一次磨,至少要多耗几百度电,正如前所述,这些耗能不只是耗掉了金钱,而是增加了污染。只要社会还需要水泥,靠停产控制排放量,只能是短期改善环境,而从污染总量看,就一定要为设备开停付出更多的耗能。

  实行错峰生产的几年,除了增加能耗外,还有如下负面影响呈现出来:

  ① 水泥价格上涨的幅度,已经远远超过理性恢复的范畴,开始影响国计民生福祉,基础建设投资要增加,百姓购房成本要提高。价格增长也不会让大多员工增加收入,却每年要自谋职业数月。唯有企业负责人因缓解了压力而喊好。谁都明白,这种好景不可能长期维持。

  ② 为了在有限的生产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企业只能不顾能耗高低而追求高台产。

  ③ 高价带来的高额利润,已经让不少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建设新生产线的欲望重新抬头,所谓产能置换政策,仍只按生产线规格,品质并不高,少有节能的技术含量。

  ④ 东南亚国家的水泥熟料陆续进口,自己的设备、资源、人力被强令闲置,难道这真适合我们的国情吗?

  显然,面临这些由错峰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区别政策的想法是积极的、必要的。

  3、靠节能竞争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环境

  既然耗能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就应该从降低能耗出发保护环境。这不仅是环保的根子,更是行业技术发展,提高产能水平的必然之路。

  做一个测算,如果将现有水泥企业的产能水平按能耗高低分为优质产能、一般产能及劣质产能三类,它们的热耗水平分别是100kg标煤/t、105kg标煤/t及110kg标煤/t,并假设它们在行业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5%、50%、25%。

  采取"一刀切"错峰每家一年都停三个月,则能耗仍维持平均105kg标煤/t;但窑开停一次,热耗要增加2kg标煤/t, 全行业的熟料热耗就是107kg标煤/t;如果差别对待,让劣质产能永远关闭,一般产能停4个月,优质产能连续运行,平均能耗就降为102kg标煤/t,开停的窑少了一半,热耗只多1kg标煤/t,全行业平均热耗就是103kg标煤/t。这是无须任何投资,只凭政策就能产生的效果。用这相差4kg标煤/t的成本,按全国年生产只有10亿吨熟料计,折合少用实物煤500万吨,以原煤500元/吨计,全国每年就节省25亿元煤款,这还不算减少污染排放所带来的效益。

  用这些财力安置劣质产能企业的职工,要比现在都错峰停产好过得多。这样的政策还必将鞭策所有企业都向低能耗努力,社会效果更大,而不是片面追求超低排放。

  有人认为企业的能耗高低难以分辨,因此区别错峰生产难以兑现。事实并非如此,只要用几条很简单的标准就能判断煤耗与电耗高低。如没有自备矿山的企业,能耗不会低;不按规范开采矿山,不仅是短期行为,也是对环境的破坏。又如没有准确计量的企业,能耗也不会低。或者用企业每年购进的煤量(换算成热值)及电量,与出售的熟料与水泥,与年底的库存量准确冲减后,就可计算煤耗与电耗。

  尽管还有很多一眼就能看穿能耗真假的方法,识别企业的能耗水平,但最为关键的还是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能否认清能耗对生产与环保的作用。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