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中国一共引进了两条代表国际领先技术的50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其中之一,便放在海螺山所在的宁国水泥厂。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组建了强有力的建设指挥部。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当时将水泥回转窑等大件设备运到施工现场,是由安徽省公安厅保驾护航,鸣锣开道的。
引进、消化、吸收、巩固、提高。从引进来,到走出去,40年来,在改革开放旗帜的引领下,海螺集团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成长之路,创建了富有特色的海螺发展模式,开创了我国水泥行业低投资、国产化的先河,成为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的摇篮、水泥余热发电和垃圾处理的诞生地,创造了我国水泥工业一个又一个奇迹。
如今的海螺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下属170多家子公司,分布在23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经营产业涉及水泥、化学建材、节能环保、国际贸易、酒店餐饮等领域,现有员工5万人。到2017年末,集团总资产已由40年前建厂之初的4.6亿元,增长到1252亿元;水泥总产能由40年前的年产129万吨,增长到年产3.43亿吨。集团已连续14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荣列2018中国企业500强第127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46位,跻身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
海螺集团的40年改革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海螺集团的组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3年,原宁国水泥厂新上任的厂部、党委一班人审时度势,大胆改革,制订并开始实施“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战略。
1994年,宁国水泥厂出资3100万元在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购买了3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120亩土地,组建芜湖海螺塑料型材有限公司,引进PVC型材生产线,开发生产第四代新型节能环保产品——塑钢门窗,奠定了海螺型材的发展基础,迈出了从山区到城市、从水泥到化学建材“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第一步。
1995年、1996年,在安徽省和芜湖市政府的主导下,以宁国水泥厂为主体,先后出资并购重组了铜陵水泥厂和白马山水泥厂,初步形成了海螺集团“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格局。
1996年8月24日,安徽省政府在芜湖召开的皖江开发开放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以宁国水泥厂为核心企业,成立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
创建海螺发展模式
1999年,海螺集团抓住国家“上大关小”的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在全国水泥行业率先打破“全能工厂”的建厂模式,依据“T”型发展思路,先后在沿江、沿海的宁波、南京等地并购立窑和中小水泥企业,将其改造成水泥粉磨站;同时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长江两岸的芜湖、铜陵、安庆、池州等地建设大型熟料生产基地,发挥长江水路运输的成本优势,快速拓展了在华东地区的市场覆盖面。这种“熟料基地+粉磨站”的建厂模式被行业誉为“海螺模式”,为加快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促成了中国沿江沿海“T”型发展战略的形成。
兼并重组 飞速发展
海螺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先后成功地完成了40多家企业的兼并重组,盘活了大量国有存量资产和各金融机构不良信贷。通过技术改造、管理输出、制度移植和文化融合,使这些企业重焕生机,为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和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贡献,尽到了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战略布局
随着海螺水泥在华东地区战略布点的基本完成,2002年开始,集团开始研究制订新一轮的战略发展规划,先后完成了华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战略布局。扩大了市场份额,增强了市场控制力和话语权,加快促进了上述区域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海螺集团改制
为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活化经营机制,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决定,2002年10月起集团改制工作全面展开。2008年7月27日202名股东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将员工身份置换经济补偿金一次性全部返还给集团改制员工,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的改制任务。通过改制,实现了员工由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形成了以产权为纽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海螺集团的改制,不仅没有给政府增加一分钱负担,而且上缴省政府改制资金6亿多元。
海螺集团的改制,既通过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作出了有益探索。2013年8月,时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副局长楚序平率队到海螺集团开展了“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专题调研。在参观和座谈后,彭华岗局长称赞:海螺集团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在企业产权改革、做大做强、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海螺集团的改制代表着国企未来的改革方向。
资本运作
海螺集团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成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海螺水泥”自1997年在香港上市以来,不仅从资本市场上获得了140多亿元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引进了上市公司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先进的管理模式,通过公平、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赢得了境内外广大股东的信赖。2002年2月,“海螺水泥”公开发行2亿股A股,募集资金8.2亿元人民币,成为建材行业首家A+H股水泥上市公司。
2000年,“海螺型材”成功借壳“红星宣纸”(000619)上市,并于2002年3月20日向社会公开增发3000万股A股,募集资金6.45亿元。“海螺型材”的借壳上市,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重组的经典案例。
由海螺改制员工持股建立的中国海螺创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发行3.0475亿股,每股发行价13.56港元,募集资金41.3亿港元,成为安徽省首家在香港红筹股上市的企业,开辟了控股公司架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先河,为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国有资产证券化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加快“走出去”发展
为鼓励更多的中国制造、中国技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十二五”以来,海螺集团积极“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建设大型水泥熟料生产线,先后完成了对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及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投资考察和规划布局,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出口,到承建国际工程,再到海外投资建厂的大步跨越。目前,海螺已在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实了17个发展项目,成立了15家公司,累计对外投资近百亿元,形成水泥熟料总产能近2000万吨,现有海外员工3000多人。
海螺集团改革发展成果
海螺集团通过引进、消化、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取得了众多的科技成果,推动了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使中国水泥的崛起从梦想变成现实。
1996~2001年,海螺集团陆续建成6条日产2000~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线,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大大降低了我国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投资。2002年3月,又在铜陵海螺率先建成国内第一条日产5000吨国产化示范线,这条生产线吨熟料投资不到300元,建设工期16个月。示范线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的新路子,结束了我国大型水泥装备重复引进、代代引进的历史,推动了中国水泥工业的整体进步。
2004年6~10月,海螺集团分别在铜陵、枞阳等地建成了4条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此前世界上仅有3条万吨线,海螺集团两年内即建成投产4条,这在世界水泥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到2015年7月,海螺集团又在铜陵海螺、芜湖海螺、阳春海螺相继建成了4条日产1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代表着当今世界水泥行业先进水平。
水泥装备技术上的跨越和突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芜湖海螺、铜陵海螺、池州海螺、枞阳海螺、英德海螺等千万吨级的熟料生产基地陆续形成,塑造了中国水泥行业的国际形象。
海螺集团在纯低温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技术、炉排炉垃圾焚烧技术、智能水泥工厂建设、碳捕捉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领域,均在行业先走一步,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成为国内外同行的共识。海螺水泥在国际水泥评论杂志社(ICR)的评选榜中位列世界水泥前三强,并获得了业界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
坚持品质为先
培育壮大海螺品牌
海螺集团高度重视品牌培育,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品牌建设的根本,坚持统一品牌、统一标准,内控标准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实物质量优于竞争对手,广受国内外新老客户的好评。生产的42.5(含)以上级水泥优等品率达到100%,产品销往4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被评为中国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2017年,在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榜单中,“海螺”品牌价值已达到518.43亿元。
海螺型材自2003年以来,产销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中国塑料型材行业第一品牌,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欧共体产品质量认证、美国AAMA认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是科技部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多年被指定为全国型材、塑钢门窗定点生产企业,并于2012年4月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的驰名商标认定。2017年,海螺型材名列“中国塑料异型材行业十强企业”第一名。
海螺集团得以厚积薄发,从一个山区工厂发展成国际化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成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追溯海螺集团的成长历程,其实不难发现:国家改革开放和行业结构调整创造的环境,行业领导、历届安徽省领导及各地政府的支持,是海螺集团得以成功的首要前提;企业团结进取的干部队伍,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根本保证;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不断健全的体系等等,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其中,关键的一条内因,是海螺集团通过成功改制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激励机制,形成了目标利益共同体,从而充分激发出了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每个人的价值都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海螺集团正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十三五”期间集团“一强三冠”规划目标,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奋进,朝着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