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水泥协会牵头的集体调价确引起当地部分企业的不满情绪。主要原因是东三省的水泥跨区域销售现象屡有发生。2016年辽宁省的水泥产能严重过剩,部分企业谋求变通也有部分水泥销售到了区域外市场。
在水泥行业全区域产能过剩,各地都在压减产能的过程中,“跨区域销售”无异于抢夺别人的市场。那么究竟是谁动了黑龙江省水泥企业的“奶酪”呢?
黑龙江某企业的销售经理表示,提价其实是在给其他区域的水泥企业“扛价格”呢,外地水泥卖到黑龙江原本就比本地市场价低,还让本地企业提价,这是要把市场拱手出让啊!!
辽西地区的水泥协同调价起初只是龙头企业协同提高了销售价格。近期,当地民营企业也随同一起提高了市价。只是,其成交价格较同区域其他企业还是略微偏低。辽西地区的水泥协同销售现已基本定型,但市场行情并不乐观,诸多外在因素导致协同统一的价格体系可能维持不了多久。协同调价需要同区域内绝大多数企业一起调价才能实现当地市场的销售协同。
大连某企业的销售经理表示,大连水泥市场“惨淡”,各家窑企的日子都不好过。目前大连当地熟料库存正常,水泥需求量不大,窑企发货量严重不足。值得欣慰的是粉磨站的发货量还算正常。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之下,之前协同的销售价格在近期很有可能会被打破,市场竞争或将更为激烈。
销售经理的话所表述的也正是东三省水泥市场的现状。东三省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十年倒有七年亏。进入2017年各地市场普遍回暖,东水水泥企业也都调高了市价,原以为价高就能获利,未料有价无市。
回顾2016年整个东北市场约有11000万吨的水泥产能,同比下降了4.67%。辽宁省2016年共销售水泥4000万吨,其中地销3000万吨,外销吉林、内蒙等区域1000万吨;黑龙江省熟料实际产能约2287万吨,有窑企业粉磨产能为2862万吨,粉磨站产能6484万吨,水泥总产能约9346万吨。同期,外进熟料约400万吨,外进水泥约150-200万吨。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2016)34号文件《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在采暖地区的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熟料(含利用电石渣)错峰生产,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压减采暖地区熟料产能。
据水泥人网了解东北地区的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均在3个月左右,黑龙江部分处于高寒地区的企业,通常要在5月中旬左右才开窑生产。当地水泥企业表示,错峰生产“去”掉的产能,又被其他区域的产能补充进来了。当地企业在错峰生产上获得的利润无法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来弥补。
水泥人网编辑近日走访东北区域水泥企业。黑龙江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尚在零下,积雪还未融化,多数企业还未正常生产。但是此时,其他区域的水泥市场一片火热,水泥已经运到了黑龙江,黑龙江水泥内外受挫,可谓天寒地冻,又逢雪上加霜。
辽宁朝阳亚鳄兰凌日产5000吨生产线
如果跨区域销售只是部分企业的无奈之举的话,新建水泥生产线就无异于在产能过剩地区插了一把“尖刀”。辽宁朝阳亚鳄兰凌日产5000吨生产线尚未补齐相关手续,却仍在建设。
到底是谁动了东北三省水泥大佬的“奶酪”?究其根本或许还是产能过剩惹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