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铁四院。
在武汉本土设计企业中,参与地铁车站、区间、系统、车辆段、控制中心等设计的,有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而参与地铁物业上盖设计的,有中南建筑设计院、中信建筑设计院等。
如果细分,仅车站装修设计,就有湖北美院文化公司、湖北羿天建筑装饰设计公司等多家单位涉足。前者参与所有武汉地铁特色站设计,由于艺术气息浓厚,声名远播,承接了南昌地铁1号线特色站装修设计。后者是一家民营公司,中标光谷综合体、径河延伸线的装修设计,业务范围已扩大至全国10多个城市。
武汉地铁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根据合同总额排名,武汉轨道交通设计领域本土勘察设计前五强分别是:铁四院,9亿元;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2.7亿元;武汉市政工程设计院,1.9亿元;中南建筑设计院,1.4亿元;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1.1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
地铁车辆实现“武汉造”
去年8月31日,武汉地铁6号线沌口老关村车辆段,一辆“鹦鹉绿”新车身披红色绸带,经大型起重机吊装,缓缓落到接车线。
这是武汉地铁迎来的第1000节列车,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生产。
武汉地铁集团车辆部经理朱圣瑞说,武汉地铁第一个千节列车历时13年,而根据开通计划,第二个千节列车会在2018年完成交付,“只需两年,就能实现第二个千节列车,这个速度在全国处于前列。”
令人欣喜的是,武汉地铁列车已实现本地化生产。
去年底开通的武汉地铁机场线,配备了12列“梅花红”列车,其中10列,产自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同时通车的地铁6号线,共有40列“鹦鹉绿”上线运行,其中5列,由武汉中车株机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
两家公司本来分别隶属于中国北车、中国南车,隔江相望,相互竞争,随着北车、南车合并,已一同成为中车集团在汉生产基地。前者于2012年12月在黄陂开建,2014年5月下线首列武汉造地铁列车“木兰号”,填补了武汉轨道客车在装备制造产业上的空白。后者2012年4月在江夏奠基,除为6号线提供地铁列车外,还将为汉阳有轨电车项目生产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
朱圣瑞证实,中车集团布局在汉的两家公司,已为武汉地铁生产列车34列200余节,均投用于已运营的地铁线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