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如不能得到及时制止和消化,任其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伤及国家经济命脉,影响社会稳定,成为破坏产业发展的负能量。
违规建设是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目前在东北地区,有熟料生产线101条,总产能11986万吨,其中已经投产的违规生产线17条,在建的违规生产线9条,合计违规产能4686万吨,违规产能占总产能的39.11%。也就是说,东北地区有40%的生产线是违规建成的,2013年东北地区水泥产量12568万吨,消耗熟料8169万吨,熟料产能过剩31.84%,如果违规在建项目全部投产,熟料过剩率将达到40.09%,与违规建设基本吻合。可见违规建设是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如果地方政府能够严格执行国发38号文,及时遏制产能过剩,我国经济的运行质量要比现在好得多。可以说,是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风险。更为严重的是,国发41号文下发后,在遏制新增产能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仍然与中央政府阳奉阴违,任由这种不负责任的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地方政府部门权利过大,中央政策鞭长莫及
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中央政府多次下发文件,但是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各自政绩基本没有执行,我国水泥很大一块产能都是在38号文以后形成的。在遏制新增产能上基本处于中央政策有心无力、地方有力无心的两层皮状态。尤其是在政府主导下,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后,又把审批权下放到地方,使产能过剩更加失控,其后果难以预测。
吉林省的两个违规项目比较典型,都是在产能过剩超过1倍的地区发生的,也都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建成的。白山市山水400万吨水泥项目,至今没有核准手续,而地方政府部门却将其列入重点支持对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给予全力支持,目前已经开始试生产。四平天意水泥公司年产300万吨水泥项目在今年6月份已经投产,使用的是过期的核准手续,按国发38文和41号文均不符合开工条件,同样属于违规建设。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盲目扩张的最终结果是害人害己,再建多少都是过剩产能,不仅造成了当地政府部门与原有企业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当地经济的运行质量。
社会对产能过剩危害认识不足,处理不严肃
产能过剩绝不是哪一个行业问题,而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质量问题,是国家经济前景问题。
但是国家政策在控制产能上有心无力,态度不坚决,只管下达文件,没有事后监管措施,对于行业的反映也没有认真对待,更没有因为违规审批和支持违规建设进行过行政处罚。可以说,产能过剩的最终责任者还是上层政策。尤其是现在,政府对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危害性仍然没有足够重视,重复建设仍在继续,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法承受的损失,一旦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就是经济危机。
个别领导仍然没有摆脱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只求当期增加投资,不求日后运行质量,仍在违规支持重复建设,给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留下隐患,给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困难,这些生产线投产后,会使更多的存量资产闲置浪费,更多的职工下岗。
此外,作为地方政府应与党中央和国家政策保持一致,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国家为了化解产能过剩分别下发了国发38文、国发41文、国办发23文,对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作了严格规定;在排放上实行等量和减量控制。但是以上三条线均没有满足等量置换的基本核准要求,而是用已经使用过的指标顶替。在全党开展“反四风”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期仍然在弄虚作假,违反中央规定和国家政策。
三大对策化解产能过剩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目前,水泥生产项目仍然实行核准制,只有政府在核准上把关,才能减少违规建设。只有地方政府严格执行国家文件,违规建设才能停止。
发挥媒体监督作用,产能过剩究竟是行业问题还是国家经济运行质量问题,只有媒体能够站在公正立场进行评判。如果媒体能够把行业问题上升到全局问题进行分析,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行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妥善处理在建项目。遏制新增产能上达成共识后,必须妥善处理在建项目。我们的意见是,用兼并重组的方式解决在建损失;就是在区域市场成立一个新的股份公司,把现有企业和在建项目全部由这个公司负责,共同承担在建损失,共同分享市场稳定的经营成果。
总之,遏制新增产能是解决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新增产能不停下来,其他一切措施都不会奏效。遏制新增产能考验不仅是行业经营理念问题,更主要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如果连化解产能过剩的文件都贯彻不下去,地方经济就不会有序发展,企业运行质量问题就不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