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讯:6月30日,从海螺水泥了解到,海螺水泥与印尼雅加达签署合作备忘录,拟在印尼丹戎建设一条3200吨/日生产线,并配套余热发电和粉磨站。这是海螺水泥首次确定在海外建厂,标志着该公司国际化战略开始启动。
海外水泥生产线
这是继中材、冀东走出去后,我国第三个成功走出去的国内水泥龙头企业。“走出去”是否符合了海螺水泥自身的发展规划?目前走出去的中国水泥企业在海外又发展的如何?
据水泥人网了解,近年来,作为央企的中材在海外的发展情况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风生水起。但对于刚刚迈出去的海螺水泥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呢?在海外扩张到底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据水泥人网了解,尽管海螺水泥在印尼拟建的项目产能不及海螺水泥当前总产能的1%,但当地水泥市场吨毛利率水平却是国内的三倍多,在国内水泥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海外扩张也许是海螺水泥未来利润增长的一大亮点。
另从海螺水泥有关负责人那了解到,海螺水泥的国际化战略酝酿已久,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是国内外形势使然。印尼经济发展较快,建筑及水泥需求增加迅猛,水泥价格较高且当地煤炭资源丰富,人均水泥消费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里曼丹岛石灰石资源丰富,物流通道便利,地质稳定,适宜建设大型水泥厂。同时,印尼距离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较近,有水泥出口中转的物流优势。
从国内产能过剩的形势和国外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出,海螺水泥此次走出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国外发展到底需要注意哪些呢?
在我国已经走出去的中国境外企业来说,存活率仅为35.63%。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境外经营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差,是这些企业的通病。
如何避免成为国外的法盲,如何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如何做到“当地设计、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实现水泥产品的本地化等等,都是对海螺水泥管理层理性和谨慎的考量。
虽然我国稳坐世界水泥总产能头把交椅已达数十年,但是我国的水泥企业在世界整体排名来说,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随着我国大型水泥企业逐渐“走出去”,中国水泥企业要在世界水泥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已经是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