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全世界单一品牌销售量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中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它是红色“希望小镇”的缔造者,万科集团的最大股东;在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它名列187位,并连续9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考核最高等级A级……
从2001年到2013年,华润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20倍、17倍和25倍,成功闯出了一条国有企业的市场化之路。
管理国企最好的办法是上市
新年伊始,华润雪花啤酒宣布正式托管茅台酒厂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投入2.7亿元对企业进行重组;一周后,这家连续亏损10多年、最高年产量不足4万吨的企业迅速投产。根据华润的计划,这家企业将在5年内形成年产40万吨啤酒的规模。
这只是华润新一年投资扩张的冰山一角。近几年来,华润每年用于并购重组的支出都超过1000亿元。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说,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不断兼并收购实现行业整合,是华润快速“做大”的一个秘诀。
经过多年探索,华润集团通过上市融资、注资孵化等方式发展实业,逐步形成了多元控股型公司的管理架构和产业设计。集团公司直接管理7大战略业务单元——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燃气、华润水泥、华润医药和华润金融控股,它们再分别管理着15家一级利润中心。
华润集团总会计师魏斌说,资本运作只是手段,华润的战略目标是发展实体经济。华润先后提出“做行业而非仅做业务”“微笑曲线”投资原则等,所有并购活动都围绕能否形成行业领导地位来考虑。通过兼并重组,快速切入,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目前,并购重组已成为华润集团发展的常态。宋林认为,产融结合是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企业许多内部资源可以通过金融纽带实现价值放大。
此外,在华润看来,经营的企业都是可以拿来卖掉的。有进有出,才可以从整体上实现股东资本回报率的稳定和增长。宋林说,我们评测业务模式是否正确,最重要的就是看股东资本回报率。目前,华润集团股东资本回报率在15%左右,且不断提升。
华润1992年就在香港上市,是第一家进军资本市场的中资企业,目前在香港有5家上市公司。近些年,华润发展资金主要来自资本市场;在企业做大后,华润又将这些优质资产上市,获得资本溢价,从而形成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宋林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让国企上市。上市后,在国家监管之外又增加了万千股民、投资机构的监督,有利于国企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