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龙军胜利”发帖称:常州建筑市场上演了一幕“价格垄断”的闹剧,22家预拌混凝土供应商坐在一起讨论后,以混凝土协会的名义,模仿政府联合发文的形式,单方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发出了调价通知,涨价幅度达10%-15%。记者调查得知,混凝土集体涨价现象也在无锡出现,两地的施工企业损失达百万甚至数百万元。资深律师表示,利益受损人可以向发改委、工商局、物价局等相关部门举报,要求对这一行为进行干预和处罚。
网友发帖:混凝土协会牵头涨价
网友“龙军胜利”在常州化龙巷网站发帖称:近日常州建筑市场上演了一幕“价格垄断”的闹剧,巨凝、金莎等22家预拌混凝土供应商坐在一起讨论后,以混凝土协会的名义,模仿政府联合发文的形式,单方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发出了调价通知。原c30混凝土价格为每方泵送320元左右,现上涨到 415 - 450元。
另一位网友说,多少年来常州从未有过的全面集体停供混凝土的现象终于出现了,混凝土协会出面组织22家混凝土公司统一涨价,属于明显的价格垄断。以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和材料涨价为由停供混凝土,迫使施工企业按混凝土公司要求提高混凝土合同价格,既违法(反价格垄断法),又违约(合同法),政府该有所作为了!
施工企业:不接受涨价就得停工
这位网友的说法是否属实?常州一家建筑施工企业的王经理表示,他们确实收到了相关协会的涨价通知。“搅拌站的这种做法是违反合同的,也超出了当地每月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政府指导价,但施工企业不得不接受。”王经理说,工程的发包方对他们有工期的要求,同时他们要养活一批工人,施工企业根本不敢停工。
那为什么一定要买当地的商品混凝土呢?据知情人士介绍,混凝土容易凝固的特性,决定了施工企业只能购买当地搅拌站的混凝土。按工艺要求,混凝土从生产出来到浇注到工程里,一般运输距离不能超过20公里,时间在4小时以内,最好在2小时内。这也是当地混凝土搅拌站能够形成价格垄断的筹码和先天条件。当地小的施工企业因此损失几十万至上百万元,而大的施工企业损失更是达到数百万元。
作为工程承包方,施工企业却无法“如法炮制”,要求发包方提高工程造价。知情人士介绍,工程发包方一般是按《工程造价信息》政府指导价的正负5%与施工企业结算,不会因为施工企业成本上涨而多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