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中不利环境保护的环节,随着国家提高对污染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少。早在十余年前,不少水泥专家就希望国家尽快对NOx的排放及使用高铬砖有明确规定,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利国人健康。没料到,2012年春节一过,一股‘脱硝’之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刮遍了中华大地,各路诸候凭着灵敏的政治嗅觉,不惜各种场合鼓吹脱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众多媒体争相举办各种技术交流会,为‘脱硝’大造舆论之风,真是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而且据说‘年内不达排放标准,就要停产’。搞得水泥行业,家家却顾不得市场销售越发严峻的形势,却转而去捉摸对付脱硝的要求。
尽管降低水泥熟料生产NOx排放量是无可争议的好事,但并不认为利用‘刮风’搞环保是正当做法,这样只能让企业与国家付出巨额代价。
国家对水泥行业的脱硝标准还未制定,却如此大张旗鼓地喧嚣,有的脱硝装备制造商大肆宣传脱硝难度,甚至连投入资金及运行成本都只字不提,让不少水泥企业以为需要上千万费用。
有人反复鼓吹脱硝的高标准,而不顾中国实情。其实,脱硝并不神秘,在发达国家早就有现成的技术与标准400mg/Nm3,但某些地方却在出台小于200mg/Nm3的标准,以为越低则越先进,才有利于环境保护,难道真是如此吗?
其实,水泥脱硝还有另一笔账要算:为了脱硝会有三笔增加污染的因素不能忽略,一是使用大量的氨水或尿素,是消耗大量能源换来的;二是水泥生产加入它又需要耗能;三是治理后影响水泥生产增加的能耗。这三项总和必须与脱硝效果权衡利弊与得失,必须小于NOx排放量减少所带来的环保效益。否则,就是加速对环境污染,只不过将水泥企业的排放转移到氨水与尿素生产的企业头上,或是在甲地的污染转移到了乙地而已。就当前掌握的脱硝技术而言,如果标准过高,脱硝的最终效果可能不是保护环境,反而是在恶化环境!脱硝的方法上应该多一些科学态度,水泥脱硝最根本的是熟料生产中如何控制NOx产生的一次措施,然后才是在烟气中采取脱氮技术降低排放量的二次措施。一次措施是采用低氮燃烧器及分解炉的分级燃烧系统,公平地说,设计院的有识之士在数年前就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应用中都打了折扣,原因是当时国家对NOx的排放并未提出要求。所以,脱硝重点还应从熟料煅烧技术开始,这是最为廉价而合理的措施,不应急于两步并做一步走。即便是发达国家的治理,也都是先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再进行烟气脱氮,以降低NOx控制的综合成本,然后才有二次措施;据说,有的企业在一次措施上已取得满意效果,甚至无须二次措施就能达标;而且二次措施也有诸多方案,随着技术发展必然越发先进。还听到国外已有生物脱硝技术的消息,每吨熟料成本不高于3元,2500t/d生产线的投资不超过300万元,难道这种进步是一个早上就能实现的吗?如果干什么都‘一风吹’,并不是科学发展观,不见得有利于环保的治理。
为什么会突发如此急切要求?好像NOx是昨天才从水泥窑中冒出来的,似乎昨天才知道NOx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我党的光荣传统是任何工作都要试点,为何脱硝如此之大的动作,却没了章法呢。就以水泥行业的粉尘污染治理为例,国家与行业花了多大力量才达到今天的水平,从最初150mg/Nm3的标准降到今天的50mg/Nm3以下,至少经历了十余年。难道脱硝就有直通快车!在当时国内没有一家水泥企业是以脱硝方式进行生产的条件下,有的地方便推出小于200mg/Nm3的排放标准,难道还需要讨论它的可行性吗?有人会强调电力行业已经成功实现。好!且不说电力行业与水泥行业在工艺流程上的差异,仅就电力行业脱硝费用的来源,可以冠冕堂皇地向电力用户征收,而水泥行业行吗?有人道出了真情,电力行业的脱硝已经使少部分人获利颇丰,所以才将这股风刮到了水泥行业。若果真如此,这倒是合理解释了脱硝之风为何来得如此迅猛。作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都希望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能保护环境,尽管履行这个希望还很遥远;作为生产水泥的人,也应当遵循保护环境的生产规则。但规则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少搞些主观臆造。衷心祝愿水泥的脱硝之路也能走得科学与健康。
【水泥人网】水泥生产中不利环境保护的环节,随着国家提高对污染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少。早在十余年前,不少水泥专家就希望国家尽快对NOx的排放及使用高铬砖有明确规定,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利国人健康。没料到,2012年春节一过,一股‘脱硝’之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刮遍了中华大地,各路诸候凭着灵敏的政治嗅觉,不惜各种场合鼓吹脱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众多媒体争相举办各种技术交流会,为‘脱硝’大造舆论之风,真是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而且据说‘年内不达排放标准,就要停产’。搞得水泥行业,家家却顾不得市场销售越发严峻的形势,却转而去捉摸对付脱硝的要求。
尽管降低水泥熟料生产NOx排放量是无可争议的好事,但并不认为利用‘刮风’搞环保是正当做法,这样只能让企业与国家付出巨额代价。
国家对水泥行业的脱硝标准还未制定,却如此大张旗鼓地喧嚣,有的脱硝装备制造商大肆宣传脱硝难度,甚至连投入资金及运行成本都只字不提,让不少水泥企业以为需要上千万费用。
有人反复鼓吹脱硝的高标准,而不顾中国实情。其实,脱硝并不神秘,在发达国家早就有现成的技术与标准400mg/Nm3,但某些地方却在出台小于200mg/Nm3的标准,以为越低则越先进,才有利于环境保护,难道真是如此吗?
其实,水泥脱硝还有另一笔账要算:为了脱硝会有三笔增加污染的因素不能忽略,一是使用大量的氨水或尿素,是消耗大量能源换来的;二是水泥生产加入它又需要耗能;三是治理后影响水泥生产增加的能耗。这三项总和必须与脱硝效果权衡利弊与得失,必须小于NOx排放量减少所带来的环保效益。否则,就是加速对环境污染,只不过将水泥企业的排放转移到氨水与尿素生产的企业头上,或是在甲地的污染转移到了乙地而已。就当前掌握的脱硝技术而言,如果标准过高,脱硝的最终效果可能不是保护环境,反而是在恶化环境!脱硝的方法上应该多一些科学态度,水泥脱硝最根本的是熟料生产中如何控制NOx产生的一次措施,然后才是在烟气中采取脱氮技术降低排放量的二次措施。一次措施是采用低氮燃烧器及分解炉的分级燃烧系统,公平地说,设计院的有识之士在数年前就做了很多工作,但在应用中都打了折扣,原因是当时国家对NOx的排放并未提出要求。所以,脱硝重点还应从熟料煅烧技术开始,这是最为廉价而合理的措施,不应急于两步并做一步走。即便是发达国家的治理,也都是先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后再进行烟气脱氮,以降低NOx控制的综合成本,然后才有二次措施;据说,有的企业在一次措施上已取得满意效果,甚至无须二次措施就能达标;而且二次措施也有诸多方案,随着技术发展必然越发先进。还听到国外已有生物脱硝技术的消息,每吨熟料成本不高于3元,2500t/d生产线的投资不超过300万元,难道这种进步是一个早上就能实现的吗?如果干什么都‘一风吹’,并不是科学发展观,不见得有利于环保的治理。
为什么会突发如此急切要求?好像NOx是昨天才从水泥窑中冒出来的,似乎昨天才知道NOx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我党的光荣传统是任何工作都要试点,为何脱硝如此之大的动作,却没了章法呢。就以水泥行业的粉尘污染治理为例,国家与行业花了多大力量才达到今天的水平,从最初150mg/Nm3的标准降到今天的50mg/Nm3以下,至少经历了十余年。难道脱硝就有直通快车!在当时国内没有一家水泥企业是以脱硝方式进行生产的条件下,有的地方便推出小于200mg/Nm3的排放标准,难道还需要讨论它的可行性吗?有人会强调电力行业已经成功实现。好!且不说电力行业与水泥行业在工艺流程上的差异,仅就电力行业脱硝费用的来源,可以冠冕堂皇地向电力用户征收,而水泥行业行吗?有人道出了真情,电力行业的脱硝已经使少部分人获利颇丰,所以才将这股风刮到了水泥行业。若果真如此,这倒是合理解释了脱硝之风为何来得如此迅猛。作为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都希望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能保护环境,尽管履行这个希望还很遥远;作为生产水泥的人,也应当遵循保护环境的生产规则。但规则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少搞些主观臆造。衷心祝愿水泥的脱硝之路也能走得科学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