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件管理是水泥企业设备资产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很多企业中常常把备件纳入ERP系统(或者财务加购销存)管理,但结果是库存居高不下,达不到信息化应产生的效益。问题在于备件以设备为基础,跟设备不关联,单独管理就失去了意义。从因果关系来讲,备件需求的发起端在维修,而维修又取决于设备的运行状态,所以设备、维修、备件三者是一体化、是相互关联和不可分割的,离开设备单独管备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广义的备件还包括周转件,即本身可作为资产(设备),但又是设备的一个部件,可修复再用,典型的如电机。一家年产能200万吨的水泥企业,其备件存量可能达到2000万元到2500万元,每年的备件采购在1000万元左右。而现在集团化的水泥企业中,以产能2000万吨计算应有十几家水泥厂,如果每家的备件库存能够下降20%,那起码可以有5000万元的资金可以省出来了,而实现集团内的备件一体化管理则库存可以下降40%左右,节省资金就可以达到亿元。本文就从备件管理目标、要点谈起,就备件管理一体化的问题与业内同行探讨。
一、设备管理的目标
水泥企业特别是现代化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是典型的资产密集型企业,设备的运行质量、维护水平直接关系到生产计划完成,当设备因故障或事故停机后,能否及时得到备件供应对于减少停机时间快速恢复生产显得格外重要。从成本控制角度来讲,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备件费用花费来减少企业资金占用。所以备件管理看似简单,但它会直接影响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设备的运行,又是十分重要。实行科学的备件管理是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付出很多工作。
对于水泥企业的管理又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来从工艺上说2500吨的线与5000吨的线设备基本一致,不同的只是型号、规格等,对应的备件也大同小异,所以定义一条线上的设备、备件后,即可推广到其它的生产线上。初期工作量较大,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到后期则进度要快很多;二来根据不同的窑形、线型确定备件,在建新线时可以直接要求采用集团内规定的设备、备件标准;三来在采购时加大的年需求量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使得库存降低。
备件管理的内容包括基础管理、采购、库存、合同管理等,管理的目标是:
1.最优化:
首先,通常意义上的“零库存”在现代化的干法水泥生产企业并不适用,即使是标准件也不宜采用这种存储策略,这是由水泥生产高连续性对备件保障的要求所决定的。我们强调的是最优化,包括:
1) 库存最优化:
库存管理是要使两个对立的目标保持平衡,即①使即将进行的维修维护工作的备件可用性达到最大;②降低过多的库存余量及相关的运输成本。也就是找到最佳的库存余量,确保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的最低库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