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珠海,正成为一片大规模投资建设的热土。2011年12月30日,国家开发银行与珠海市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国开行将向珠海市提供700亿元融资支持,推动珠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
这一轮基础建设的背景,是珠海借助港珠澳大桥所带来的“大桥经济”效应,试图构建成以海港、空港、口岸建设为载体,基本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
3000亿基建
珠海,始终为一种“核心”情结所纠缠,现在它正为这宏伟目标努力。为了助推珠海打造珠西核心城市,2011年月30日,国家开发银行与珠海市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十二五”期间,国开行将在综合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等3个领域向珠海市提供共计700亿元的融资支持,其中综合交通领域159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领域231亿元,民生领域310亿元。
珠海市委书记甘霖在珠海市第七届党代会作工作报告中亦表示,珠海正在推进总投资达3000多亿元的“十大建设工程”,加快兴建与珠港澳大桥相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内通外联”的交通大格局。
交通先行,建成交通枢纽城市是珠海构建交通、产业、城市格局的首要之举和关键。南都记者从珠海市发改局了解到,珠海的交通大格局主要包括谋划与“大桥经济”相匹配的交通路网建设。譬如,构筑海港枢纽,按照建设亿吨大港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重要枢纽的要求,推进珠海港成为我国沿海集装箱干线港、华南地区及西江流域大宗干散货、油气化学品集散中心和区域性港口物流中心。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成高栏港区10万吨级煤码头、15万吨级矿石码头、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货物吞吐量超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300万标箱。积极申报高栏保税港区。
围绕建设复合型干线机场及空港经济的发展目标,珠海正争取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着力改善珠海机场集疏运条件,完善珠海机场配套路网,建成机场高速,规划建设省道S272线(上横至白蕉段)改造工程。积极推动广珠城际轨道经横琴到机场的延长线、广佛江珠城际轨道等项目建设,做好珠海至台山斗山城际轨道的前期研究工作,启动金海高速机场段及金海大桥、广珠西线高速延长线建设。
“这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一落地,将为珠海打通港口、机场、口岸三大对外交通枢纽,打造与港珠澳大桥相接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粤港澳交通枢纽奠定了重要基础。”珠海市交通局总工程师吴成跃说。
“诸侯经济”
事实上,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珠海被定位为珠三角西岸的核心城市。然而,30年过去了,珠海距离核心城市相去甚远。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工建设,她不仅使天堑变成通途,更将重构珠三角西岸城市经济体。
2009年1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珠中江”区域一体化的科学发展和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计划,提出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分三步走计划。
一个美好愿景是,如果能实现珠中江加澳门(3+1)“区域一体化”,通过珠中江区域优势互补,珠中江陆地面积可达到12700平方公里,产业纵深为上海的两倍。
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香港这只引擎的强大辐射力,珠三角东岸发展迅速,广深轴线成为珠三角城市群最重要的增长通道。而澳门产业单一、特殊,缺乏辐射力和带动力,也使得珠三角西岸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呈现典型的“诸侯经济”模式。珠海、江门、中山三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去不远,产业缺乏专业化分工,珠海、江门、中山均以电子、化工和电器机械为主导产业,未能形成上下游互补或横向配套。小吨位港星罗棋布:中山有中山港、小榄港、神湾港、黄圃港,江门有江门港、新会港,而且都在计划扩建。目前来看,在这些城市中,珠海的经济总量并不占优势。以2010年公开数据为例:预计2011年珠海实现生产总值1385亿;中山市生产总值预计达2180亿元,将进入2000亿俱乐部;江门2011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780亿元。
那么,未来谁将会真正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学专家徐逢贤认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不能靠册封,而是要求她必须具备在特定范围内具有市场集散、技术传递、资源整合、生产服务、创新示范等综合服务功能,能够引领区域发展方向,是区域城市网络体系中的核心和枢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动能力,也是推动区域崛起的关键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