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窑皮的作用
众所周知,窑皮是由熟料或粉尘通过液相粘挂在窑衬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物料层。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保护烧成带耐火砖,使耐火砖不直接受机械、高温和化学侵蚀;
(2)储存热能,减少窑筒体向周围的热损失,提高窑的热效率;
(3)作为传热介质,当窑皮在上部与高温气体接触时,通过辐射或对流的方式吸收热量;当窑皮在下部与物料接触时,以传导的方式传热给物料;
(4)由于窑皮的表面比较粗糙,它产生的阻力可以降低粉料的流动速度,延长物料在窑内的反应时间,使物料的物理化学反应充分进行,有利于熟料中各矿物的形成。
2影响窑皮形成的因素
窑皮的形成主要受物料的特性、窑衬的种类、窑内温度和窑内火焰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2.1物料的特性
从熟料的三率值讲,KH值高,C3S的含量就增多,C2S的含量相对减少,物料不易煅烧,形成的液相量就少,不易挂窑皮,反之则易挂窑皮;SM值大,煅烧温度就高,形成液相量较少,窑内不易结粒,不易挂窑皮,反之SM值太小时,液相量较多,烧成带窑皮易挂易于脱落,就不能保持相对稳定;IM值大时,熟料液相的粘度增大,物料难烧,但挂上的窑皮相对牢固,不易脱落。
2.2窑衬的种类
不同的耐火砖其性能各不相同,挂窑皮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异。就窑内烧成带用砖及其窑皮易挂性来讲,目前国内普遍认可的是镁铬砖。我厂窑内烧成带现在使用的就是镁铬砖。
2.3窑内温度
窑皮的形成取决于窑内的液相量,而液相的出现既与熟料三率值有关,又与窑内温度有关。适宜的窑内温度有利于物料的化学反应,形成适量的熟料矿物,生产出合格的熟料,又能形成好的窑皮。一般认为窑内温度在1 380~1 450℃较合适。
2.4窑内火焰形状
窑内火焰形状对回转窑热工制度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保护窑体尤其是窑口和控制窑皮也有重要的意义。火焰形状主要指火焰的长度、肥瘦和规整性等。一般来说,正常生产中希望得到的火焰形状是活泼性火焰(见图1),即火焰的形状、长短、黑火头长短均较适宜,对熟料煅烧质量、煤粉的燃烧效率最为有利。而长火焰对窑皮较为有利,但会使窑内的热量分散,形成厚窑皮,对熟料的烧成不好。太粗、太短、太急的火焰,温度较集中,对熟料的烧成有利,但对窑皮的侵蚀损坏比较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