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8 19:05:48 来源:水泥人网

张才奎代表:结构比规模更重要

水泥人网】山水集团董事长张才奎,是享誉全国的“国企好班长”。在过去的25年里,山水集团从一个年产10万吨的小厂,发展到去年年产能达6500万吨的水泥大集团。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今年“两会”上依然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国家拿出更多的钱,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来讲,就是很‘给力’———认识上非常给力,行动上非常给力,政策上非常给力,民生工程投资上非常给力。老百姓心里更亮堂了、更踏实了。”3月5日下午,张才奎在代表团会议发言时不失山东汉子的豪爽风格,他用四个“给力”盛赞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温总理在报告中说,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联系到水泥行业,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张才奎说,水泥行业的结构比规模更重要,实践证明,如果结构不合理,规模做得越大越麻烦。中国是水泥大国,从1985年开始,连续25年世界第一。但是在过去,世界水泥10强、100强当中从来没有中国企业的名字。原因就是结构不合理,落后产能太多,无法得到外界承认。2000年,我国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只占12%,落后立窑水泥占到88%。针对水泥产业的“大而不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10年努力,去年我国的水泥产量达到18.7亿吨,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经超过了80%,涌现出了海螺、山水这样的大集团,在世界水泥业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调结构、转方式不是慢发展,更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张才奎说,当年,济南市建材局调整时,困难重重、阻力很大,说什么的都

有。经过努力,山水集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闯出了一条工业局改革的路子,之后又完成了国企改革,2008年在香港上市。现在的山水集团,企业遍布全国10省1市,具备了很好的体制、机制优势,未来3年内,产能还要翻一番,达到1.3亿吨。“转方式”不仅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还是一条通向快速发展的捷径。

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不同,水泥是典型的传统产业,而且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张才奎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不能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排头兵?这些年,山水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关停落后产能400多万吨;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十一五”期间节煤100多万吨;每年消化工业废渣1000多万吨。张才奎说,传统产业绝不是“夕阳产业”的代名词,把传统产业做得“不传统”,做得“很现代”,这就是我们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

今年两会期间,张才奎提出3条与建材行业有关的建议:以“水泥下乡”为契机,下决心淘汰全部落后产能,把“水泥下乡”与淘汰落后、调整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防止立窑水泥进入“下乡”范围,让老百姓住上质量放心的房子;支持大集团推进兼并重组,建议政府对于单个水泥企业的新建项目,一概不予审批,一个区域内如果已有了大集团,就不要再招商引资,引进其他大集团,防止出现新的恶性竞争;建议国家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政府同时做好消费引导,在农村也禁止使用黏土砖,鼓励城镇、农村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