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2 15:53:45 来源:水泥人网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创新科技结硕果

水泥人网】是下窥指高鸟,俯首闻惊风。在约距山西晋北怀仁县正西约3公里处陡峭的高山之上,矗立着一座辽金时期的七檐八角砖雕之塔,这便是著名的素有“小五台山”之称的“清凉寺”。它不仅见证着世事沧桑,记录着历史更迭,述说着勤劳与汗水,也凝视着山脚下的变迁。大同煤矿集团一座现代化、高标准、堪称一流的新型干法水泥厂,一条以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为标志的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这里正式建成。她的建成是同煤人在“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进军号角中承接历史铸就的又一辉煌。

这一辉煌,标志着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形成了完整的闭合链,标志着同煤集团转型发展又跨入了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同煤集团建材员工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希望和曙光。

该项目总投资7.7亿元人民币,生产线由山场开采系统、配料均化系统、生料制备系统、熟料烧成系统、水泥粉磨系统、产品储装运系统五部分组成,设备、技术、工艺均处国内领先水平。质量检验全部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能够及时准确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了保障。中心控制采用先进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可全面直观地反映整个生产系统的全过程,实现整体生产系统实时监控和工厂管控一体化,确保产品优质、环保、节能、高效。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和消化同煤塔山发电公司、王坪电厂废弃的炉渣、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生产用的替代原料和混合材料。据测算,投产后每年可消化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60万吨,生产优质、低碳、高标号水泥240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投资回收率可达20%以上。该项目还将同步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容量9MW,可解决生产线用电30%左右,年可节约原煤2万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效益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程。

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同煤集团领导的高度关注,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在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亲临现场视察指导,为同煤建材的广大建设者鼓劲加油。朔州市领导和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永平,副董事长、总经理张有喜等领导多次奔赴现场检查指导,解决难题,使建设者们备受鼓舞,以更大的热情、更冲天的干劲投入到项目建设中。

该项目的竣工投产,最兴奋、最激动的还是同煤集团建材公司1000多名干部员工。这项工程开创了他们的希望和未来;这项工程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这项工程使他们从此由落后的生产工艺中解放出来,步入高科技、现代化管理的科学发展轨道。事实证明他们有决心、有信心,在新的起点、新的舞台、新的征程中高歌猛进,扬帆远航,奏响同煤集团水泥发展史上最华丽的乐章。

承接历史逆势而搏

走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同煤集团水泥厂始建于1958年。50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工艺和传统的管理方式生产低标号矿渣水泥,其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工艺简单,且耗能大、污染大、亏损严重。历史上虽曾为大同煤矿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粗放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党和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出台,使这个传统企业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环保部门不断检查,勒令停产使其面临着濒临倒闭的局面,2007年被市政府列为限期搬迁企业。

企业面临着关停,1000多名员工如何生存?企业向何处去?严峻的形势,生存与危机,引起水泥厂党政一班人深深的反思……不发展就是后退,后退就要死亡。痛定思痛,一个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走转型发展之路的思路清晰地在厂长刘聪颖的脑海里形成,并很快成为该厂党政一班人及全厂员工的共识。

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带着1000多名员工的希望,带着同煤集团领导的重托,从2002年起,厂长刘聪颖率领有关人员,多次赴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的建材部门和设计部门以及水泥生产企业请教、学习、取经,经过无数次的学习、无数次的调研、无数次的探讨、无数次的请教,最后他们决定上马全国最一流、最先进的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这个项目的上马,不仅可救活一个老厂,而且可成为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真正形成同煤集团循环经济一个完整的发展链条,得到了同煤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层层上报,该项目被列为山西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2006年省发改委正式下文核准立项。经专家组现场勘察选定在水泥原料充足的怀仁县清凉寺山脚下建厂。之后,水泥厂的干部、员工一批批地马不停蹄,历尽艰辛跑手续、批文件,经过近两年的争取、申请、批复、设计、筹备、招标,终于迎来了曙光。2008年5月8日,这一同煤集团建材员工期盼已久的希望工程、生命工程,在距大同40多公里的怀仁县清凉寺山脚下破土开工了。

呕心沥血迎难而上谱写项目建设新篇章

该项目地处塞北高原。站在清凉寺山脚的荒坡上,放眼望去,几处在秋风中颤抖的枯草和黄褐色的光秃秃山梁外,几乎找不到一点可以描述的色彩,显得十分苍凉、空旷。古人曾赋诗描写塞北:“六月披袭塞外行,犹闻山头未消冰,风沙百里无人迹,野鸟山花笑我行”。寥寥数语,把塞北的风貌特性和艰苦的作业环境勾画得淋漓尽致。

在这片荒坡滩地上,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英雄的同煤建材人并没有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屈服,而是发扬同煤集团“爱岗敬业,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和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赢得了辉煌的成就,换来了可歌可泣的硕果。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