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9年常州市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建立第一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以来,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已经历了31年。在这 31年的历程中,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近10年,2010年我国商品混凝土总量超过7亿m3,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了30%。商品混凝土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混凝土的集中化生产供应、泵送施工技术,并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水泥的散装率,是建筑业节能降耗的重要环节之一。商品混凝土运送到工地现场后,通常要通过压力泵送的方法浇筑进入结构模具。商品混凝土在泵的推动下沿着管道被输送和浇筑,它除了要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指标外,还必须满足运输过程中的流动性保持性,以及管道输送工艺对拌和物性能的特殊要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可泵性。
而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流动性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为了能顺利地进行泵送,混凝土拌合物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如一般要求坍落度必须大于 l2cm,但流动性大的混凝土其可泵性并不一定好。过大的流动性不仅对泵送没有好处,而且还会带来泌水、离析等质量问题,甚至使混凝土丧失可泵性,发生堵泵事故。因此,在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方面要慎重考虑多重因素,以求配制出流动性保持性满足要求和可泵性良好的混凝土拌合物。随着混凝土的商品化,泵送剂产品应运而生,成为混凝土材料必不可少的“伴侣”。然而,据笔者统计,就是在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已相当成熟的华东地区,每年因泵送剂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百万元以上的工程损失竟超过40起,因采用不合格混凝土所浇筑结构物的修复加固和拆除重建所额外耗费的金额高达100余亿元。泵送剂的应用技术成为商品混凝土技术人员最难对付的问题之一。
本文从论述泵送剂的类型和基本组成、泵送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特点出发,就商品混凝土中安全高效应用泵送剂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泵送剂的类型和组成
由于商品混凝土在运输、泵送和浇筑过程中的特殊要求,混凝土泵送剂不可能是单一组分,而是由具有不同作用和功能的外加剂或组分复配而成。 泵送剂中最主要的组分是减水剂,而且泵送剂也常常以减水效果的好坏来界定其类型。如在我国华东地区,普遍按减水效果将泵送剂分成普通泵送剂、中效泵送剂、高效泵送剂和高性能泵送剂等4类。
普通泵送剂主要组分为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中效泵送剂减水组分主要是萘系高效减水剂和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并辅以部分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占 20%~40%);而高效泵送剂则几乎全部以高效减水剂和其他组分复配而成。近几年,由于高铁、隧道、地铁等工程的特殊要求,市场上出现了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主要组分复配而成的所谓高性能泵送剂。这类泵送剂减水率高,坍落度保持性较好,适于配制高强度等级、大坍落度、自流平、高泵程、高耐久性的混凝土。但是,这类泵送剂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怪现象,导致了很多工程事故,反映出聚羧酸系减水剂本身的合成技术、该类泵送剂的复配技术及工程应用技术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另外,缓凝剂、引气剂和保水剂也常常成为泵送剂的组分之一。商品混凝土由于远距离运输的需要,常常要尽可能延缓其坍落度损失,大体积混凝土或夏季高温施工工程更是如此,因此必须添加缓凝剂。适当的含气量可以减少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泵送阻力,防止混凝土泌水、离析,又可以改善混凝土抗冻融循环破坏的能力。保水剂的作用是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黏度,使混凝土在低胶凝材料用量、大坍落度情况下不泌水、不离析。有些保水剂还兼有减水、保持坍落度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