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6 08:41:39 来源:水泥人网

冀东水泥牵手新天域,原因何在?

水泥人网】    一方面被定性为产能过剩,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却大量涌入。新天域、摩根等投资机构看好水泥业的发展前景,原因何在?新建受限,行业整合大行其道,各大水泥集团忙于确立自身的区域性霸主地位,但多分天下的相对平衡能维持多久?群雄角逐将不可避免。曾经辉煌企业扩张规模,要么通过新建,要么通过对外并购实现。水泥行业作为高污染、高耗能,且产能过剩的行业,其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监管,新建项目受到严格限制,并购成为水泥产业升级、企业做强做大的唯一选择。而冀东水泥这一曾经的行业状元,更是希望通过并购重新坐回第一把交椅。

通常,大型水泥企业具有规模优势,能做到资源共享,更具有竞争力。例如:冀东水泥几十条生产线,备品备件预备一套就行了,使用后再补充,一条线规模的企业,备品备件也得准备一套,相比之下成本较高;销售费用上,五条线和一条线所需的销售人员及所花的销售成本相差无几;此外,小型水泥厂由于管理缺乏经验,更容易发生生产事故。因此,小水泥企业在运营、资金上的困难,为大企业提供了并购机会。

从客观上说,冀东水泥的行业并购是受到国家对水泥企业联合重组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也受到目前我国水泥企业集中度太低的影响;从主观上来说,其自身也有非常强烈的并购欲望。虽然,如今的冀东水泥在中国水泥行业仍然赫赫有名,但与20余年前“中国水泥工业排头兵”相比,其行业地位已相去甚远。六五期间,冀东水泥首次从日本引入全套生产线(下称一线),运行效果良好,三年就收回全部投资。而同期,国家引进的另外两条线运行效果却不理想,冀东的行业地位由此确立。

由于一线运行效果良好,1992年,冀东开始研究二线的建设,希望建成一条完全国产化的示范线,自己设计、制造、建设。直到1996年,二线才投产,且投产之后运行效果不佳,之后又用了三年时间进行调试,直到1999年,才开始正常运转。在这六七年间,冀东几乎投入了全部的人力、物力,而也是在这期间,海螺水泥却已经迈开了向外收购扩张的步伐。到2000年,海螺已经成功收购了安徽的白马山水泥、铜陵水泥,总体规模赶超冀东。如今,海螺仍稳居行业龙头的位置,源头就在彼时。

截止2010年3月31日,冀东的资产总计为241.68亿元(合并报表口径),海螺的资产总计为504.6亿元,为冀东的两倍多;2009年全年,冀东的营业总收入为69.38亿元,净利润为10.64亿元,而海螺的营业收入为250亿,净利润为36.62亿元,经营业绩相差3倍之多。因此,有过切肤之痛的冀东,对并购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有着特别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为什么是新天域

2000年以后,冀东意识到自身发展战略的滞后,进行了积极调整,也开始对外收购。此外,二线的建设使企业积累了大量经验,技术水平也大大提升,因此,新建与并购双管齐下。2005年以后,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从1980年到2000年,冀东用了二十年时间发展成年产量300万吨的规模。然而,仅今年一年,冀东就预计新增4000万吨产能,目前已投产1000余万吨,其余部分今年下半年完成,到今年年底,总的产能将达到8000万吨以上。

在谈到未来并购对象的选择上,冀东董事会秘书李占军说:“优先选择现有市场区域范围内规模较小的企业,这样既能减少竞争对手,又能在区域内产生协同效应。例如秦岭,就是我们最希望并购的对象,因为它原先在这个区域与我们竞争,现在变成合作了。更有价值的是,秦岭在陕西市场的品牌。此外,与秦岭合作后,冀东还可以通过内部整合实现对陕北地区的水泥直供。”

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冀东充分运用了财务杠杆的力量,来解决扩张期对资金的需求,但同时也导致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截至2010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642,211.58万元,资产负债率达67.95%(合并报表口径),而海螺水泥这一指标仅为40.49%。冀东迫切需要股权资本的注入,以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务融资的能力,使公司有机会获得融资成本更低的资金,并缓解公司因生产规模扩大,所需资金量增加的压力。对这一快速发展的企业,摩根、黑石等投资机构,以及海得堡、拉法基、豪西姆等国际水泥巨鳄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冀东与海德堡在陕西有合作,海德堡希望参股冀东。此外,拉法基、豪西盟、太平洋,国内的中材、中建材都研究过对冀东的参股或收购。还有一些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的基金,也与我们进行了多次接触,有的谈得还不错,例如淡马锡、黑石等,但那时正值金融危机期间,这些机构受影响较大,资金上无法满足需要。”李占军说。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