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1 08:38:11 来源:水泥人网

高煤价的“狼”已经来了

水泥人网】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别无选择地步入了长期进口煤炭以弥补国内供给不足的时代门槛,国际煤价与国内煤价将因刚性的“中国需求”而互相攀比着节节走高。

多年前,有一个传说被国人口口相传并信以为真:日本人仗着兜里有钱,年复一年从中国大量进口优质煤炭?运回国内后填埋一个个海湾,作为战略物资储存起来。故,每当中日关系发生摩擦,国内民间舆论总会释放一波又一波敦促政府停止对日出口煤炭的吁请。

还有一个事实国人也耳熟能详,中国缺油,从1990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至去年进口量与国内产量已持平。换句话讲,一旦从波斯湾到印度洋再到马六甲海峡的运油航路出现麻烦,中国经济将当即面临“断炊”之危。

可在普通民众眼里,甚至在各类能耗企业的当家人看来,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少了张屠夫咱们也不至于就吃带毛猪——没有油咱改烧煤就成,“断炊”之危多少有点杞人忧天。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不假,全球每年开挖的煤一半被中国消耗也不假,但近忧却在悄然逼近我们。

前两天,第八届国际煤炭大会在京召开,前七届大会,议题始终锁定于全球煤炭产业的技术合作、技术及采掘装备贸易,与会的都是业界人士。这一届情形大变,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数十个产煤国,大批海外煤老板、贸易商云集北京,甚至连会议议题也遭“篡改”,改成名符其实的全球煤炭价格走势预测“算卦”会。这一趋势性变化,与会的境内媒体未及深入分析成因,却被最新一期凤凰周刊敏锐地解析了一番。

商人扎堆云集北京,冲着中国突然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而来。去年一年中国进口煤炭超过1亿吨,专家们称这与山西煤矿整体性“国进民退”导致产量衰减有关,随“国进民退”到位而产量回归正常,今年净进口量将大幅回落。事实是,专家们又一次跌了眼镜,今年一季度,国内煤炭产量增幅超过28%,进口则逼近5000万吨。季度进口量已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一季度因春节等长假因素,向来不是“煤耗大季”,就此看似反常实乃正常的带有趋势性的现象,国人尤其是企业界反应麻木,但全球煤商们却嗅出了大赚中国“煤钱”的天赐良机。

中国去年产煤近30亿吨,1亿吨进口量只占国内产量3%,无非是拾遗补缺而已,有何忧可言?若如此就事论理,有读者可能怪笔者杞人忧天,找不到写评论的话题“拉来黄牛当马骑”。事实是,一方面中国煤产量世界第一,已探明可采储量世界第三;另一方面,中国缺煤已成不争事实,且缺口会逐年递增,近忧与远虑已双双袭来。

判断中国缺煤,煤价这几年一路走高是第一标志,每年数次闹电荒(背后是电煤短缺)系第二标志(产煤与发电的电煤价格博弈系从属因素),从净出口到净进口是第三标志。长期来,国际煤价低于国内煤价,进口则采取配额管控,谁拿到进口配额谁就有利可图。可是,这只是其一。其二是,在去年年底国际煤价逼近国内煤价之后,今年国际煤价加上运费后已冲破国内煤价,澳煤到广州黄埔港,每吨均价已破百美元,山西煤走大秦线至秦皇岛走海路抵广州,每吨均价也还不到百美元。南方的用煤企业并非放着相对便宜的山西煤不买,而是山西煤吃了上顿没下顿,进口煤价格虽高但总比“断炊”要强啊!

判断中国缺煤,还须洞察国家能源政策在煤炭领域的悄然嬗变。去年以来,不但大型国有控股上市煤企海外收(并)购找煤不遗余力,五大发电集团则纷纷直接上海外投资找煤,试图组建各自的“煤电联合体”,更有甚者,国家主权投资基金譬如中投等,也高调介入海外找煤之旅。虽说投资开采海外煤矿迄今斩获有限甚至磕碰不断学费极高,但国家政策性银行及诸多商业银行,仍不惧风险、争先恐后为中国海外找煤提供巨额“银团贷款”,请诸位尤其是企业界人士深思,连中投都介入了,海外找煤就不是企业行为而是国家能源战略啦。

各种迹象都在从不同侧面印证着、固化着一个目前尚被国内用煤企业所整体忽视的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已别无选择地步入了长期进口煤炭以弥补国内供给不足的时代门槛。进入该门槛后,国际煤价与国内煤价将因刚性的(今年一季度国内煤炭产量“爆”增28%仍难满足需求)“中国需求”而互相攀比着节节走高。煤价关乎企业生产成本,关乎政府调控通胀,也关乎百姓日常生活最敏感的物价,在一系列的利益关联中,企业的节能措施、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政府的经济结构调控,成为应对煤价节节攀升的关键。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