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3 09:20:19 来源:水泥人网

洪忠进: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记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三磊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忠进

 初冬的一个上午,暖暖的阳光从窗外透了进来,坐在位于重庆市标志性建筑——解放碑旁的大世界酒店,与前不久才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殊荣的重庆三磊水泥公司董事长洪忠进闲聊,头脑中不禁蹦出两句古诗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似乎就是洪先生的人生写照。

出生在浙江兰溪市一个偏远小山村的洪忠进,压根没想到,一不留神就跨入了亿万富豪的行列。从出生就“先天不足”的他,知道自己的路只有靠自己走,祖辈务农的父母亲朋除了爱什么也无法给予,但凭着小山村赋予自己的勤劳、谦逊、宽厚和执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前走,尽管其间有坎坷、有荆棘,但总应了那句老话“机遇总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他抓住了一个又一个机遇,他就成功了。

这位当过木工、打过小工,从销售员干起,成长为现已涉足房地产、酒店管理、建筑原材料生产企业老板的他,拥有数十家下属企业分布湖北、上海、重庆、河南等省市,资产总额近10亿元,现有员工近3000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约35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160人。公司投资经营的各种产业相互协作关联,形成了一条环环紧扣的产业链,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尽管创业之路上有着太多的辛酸与甘苦,回头望望,洪忠进感触最深的还是诚信立业,又应了那句“人无信而不立”的古语。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上世纪60年代初,洪忠进出生于浙江兰溪市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人均三分地的家庭,其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初中毕业后,连公路都没有一条的家乡,已不可能给他更多的选择。但他仍不甘心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继续父辈们走过的羊肠小道,而是开始学手艺,当起了山村小木匠,他希望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然而,在这片本就贫瘠的黄土地上,他终于悟出,再灵巧的双手也是改变不了命运的。

18岁,是洪忠进的一个命运转折点,他毅然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招工来到兰溪市某日用品厂,当起了售货员。正如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洪忠进非常珍视命运赐给自己的难得机会,他开始在营销领域崭露头角。短短几年时间,他没有放弃任何一次到手的机遇,先后担任浙江省兰溪市长陵福利厂厂长、浙江省兰溪市梅江工贸公司总经理、浙江省兰溪市农行融贸公司总经理、浙江省兰溪市二轻高薪工业城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一钢兰溪二轻金属材料公司总经理、浙江省兰江水利枢纽工程常务副总经理。而这些或长或短的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洪忠进毫不讳言自己并非经营天才,不过是天道酬勤而已。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为国家禁止银行办企业,在兰溪市农行融贸公司当总经理的洪忠进本可选择留在银行,继续当一名国家干部,而且每月有2000多元固定工资,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非常好了。但创业的激情一直在他胸中燃烧,借着公司停办的机会,他与一国有企业合作,自己注册200万元成立兰溪市华中贸易公司,并很快筹集1000万元,投入进一个塑料原材料项目中。这个项目应该选择得不错,当时如果就出手的话,一个月就能赚150万元。可由于他判断失误,恰遇国家宏观调控,资金突然紧张,最后亏损200多万元。此后,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还清朋友们的借款,直到1999年底,欠款才基本还清。在此期间,按他的话说是没得选择,什么生意都在做。炒股票、炒期货,有亏有赢,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新世纪的曙光给洪忠进带来了新的希望,不甘寂寞的他又开始跃跃欲试,2000年初,因为一笔50万元的债务,洪忠进来到湖北阳新县水泥厂收债。可企业正值破产清算,价值几千万元的固定资产,连800万元拍卖都无人接招,洪忠进又开始心动了。他主动找到当时的县经委主任,提出可否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第一年先付200万元,解决拖欠的职工们工资,以后每年再付150万元。他的想法得到了县经委领导的首肯,最后以1200万元的总价,他购买了这个水泥厂。

那时阳新水泥厂条件十分艰苦,由于经营不景气,门窗都没修缮过,一到冬天,外面刮大风,屋内刮小风,寒冷非常;这里交通也不便利,离县城有36公里,就是离最近的镇上也有6公里。面对寒冷、寂寞,洪忠进没有打退堂鼓,相反他觉得这里正是他一展身手的地方。恶劣的环境和艰难的条件没能击退他,因为他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

经过调查他发现,当时阳新水泥厂之所以不景气,主要有三条原因:一是市场销路不畅,生产的水泥销不出去;二是质量不过硬,销出去的水泥常常因为质量问题与用户扯皮;三是人员思想不统一,看不到厂里的前景和光明。为此,他接手后首先狠抓了思想统一。他把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学习,向他们讲明工厂当前存在的问题,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尽管当时人们还不大相信他说的能兑现,但人们觉得洪忠进说的都很在理,因此大家乐意跟他一起打拼。二是下大力拓展市场销路。当时正值国家整治长江以绝水患,洪忠进把通过质量整顿后生产的水泥拿到长江科学院质检中心进行检验,质检中心的评价说,产品质量很好,而且还说可与湖北最好的水泥“华新牌水泥”媲美。这一评价以及在黄冈长江段的试验,证明产品质量确实可靠,因此阳新水泥起死回生,当年销售额实现了历史上的翻番,由过去年生产8吨左右上升到近20万吨。

当年阳新水泥厂工人再也不担心发不出工资,而且工资较往年多了两倍。这一年后,洪忠进又兼并了阳新另一家水泥厂。自此以后,他又把浙江的多个商人引进阳新,与他们一道投资阳新建设,先后在阳新开发完成了“兴国州古商城”和“富川家苑”两个房地产项目,为了提升阳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引导阳新的经济向新的高度发展,洪忠进又筹措资金在阳新投资建设了一个四星级国际大酒店,为发展建设阳新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3年初,武汉一冶水泥厂已到了缴不出电费的境地,工厂告急。当一冶的领导听说阳新水泥厂聘请了一个能人后让企业起死回生。于是有关领导前去考察并拜访了洪忠进,还邀请洪忠进到一冶水泥厂洽谈合作事宜。

洪忠进考虑到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在这里可以把事业做大做强,因此他同意了一冶方面的要求。然而当谈到租赁有关条件时,洪忠进深感压力不轻。

当时按武汉一冶水泥厂的生产规模,顶多只需要100多人就够了。然而一冶方面要求安排的人员是380多人。如果接手,那必定是个烫手山芋,那预示着洪忠进和他的公司每年要多开支几百万元的工资。谈判进行中,一冶的领导提出眼下国企比较困难,但也要为民营企业考虑,一冶跟你们减少一点租赁费。

洪忠进见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想为国企解困自己也有责任。毕竟国有企业大了,要解决方方面面的事情比较多,就表示尽力而为吧。他的最低底线是,每年不赚钱,保个本就行了。因此就把这个事定下来了。随后就在这里成立了武汉三磊水泥有限公司。

然而2005年改制,因为武汉一冶水泥厂已经完成了其为武钢生产水泥的历史,将要分流出一冶集团。这时三磊水泥有限公司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为改制,工人要转换身份,所以工厂常常处于半停产状态;一冶分流方案要求三磊水泥有限公司接受100多名职工。在这个问题上,公司董事会争议较大。因为水泥厂的设备公司已花1300多万全部买下,那就是工厂有重新选择工人的权力,要留也要由公司自己挑。

在讨论会上,董事长洪忠进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改制是中央的大政策,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没有困难要执行,有困难也要执行。我们和一冶是合作伙伴,常言说,一年伙伴,一生哥们。因此他们有难我们也要帮。再说,留下来的工人虽然年龄上大一点,文化水平低一点,但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那就是这些人有经验,有技术,我们如果把他们作为财富来开发,一定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经过反复讨论,湖北三磊实业集团终于同意接受一冶转换了身份的150多名工人。后来一冶一位领导讲,三磊实业集团识大体、顾大局,主动为国企分忧,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合作伙伴。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cementren;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业务咨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