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围绕着国内著名送餐服务商福记股权的归属,国内诸多饮食业大佬相互组团参战,真功夫、谭鱼头乃至于传闻中的中粮都对福记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经过了长达4个多月的反复争夺,在这一场饮食行业迄今为止的最大股权争夺战中,最后胜出的买家却不是饮食业的大佬,而是安徽海螺集团第二大股东海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以6亿元的最高出价成为了福记食品的新东家。
2009年11月6日,在停牌近两个多月后,福记食品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记食品”)突然宣布在港申请清盘,顿时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引发轩然大波。据记者了解,福记食品之所以申请清盘,是由于福记食品发行的两笔可转债出现技术性违约,不得不申请清盘。而在福记传出清盘消息之后,国内饮食业内多家公司对收购福记食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其中包括以香港资源主席黄英豪出面牵头,联合内地火锅连锁店谭鱼头创办人谭长安组成了一个财团,天行国际第二大股东蔡朝晖不甘示弱,联合中式快餐连锁集团真功夫创办人蔡达标和华脉无线通信组成另一个财团,由此拉开了福记食品股权的争夺战。此后,市场一度传出央企中粮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粮油也参与竞购福记食品,但随后被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否认。
福记食品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引得众多知名企业“尽折腰”?记者经过调查后找出了福记食品的“前世”和“今生”,由此可见海螺的6亿元出价到底值不值。
福记食品由盛至衰
分析师称由于扩张过快
据记者调查,福记是内地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餐饮企业,2004年年底上市时定价3.1港元,集资3.1亿港元。2007年,福记股价一度冲高至29.20港元,成为国际大投行疯狂追捧的热股。福记食品最辉煌的是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专一餐饮供给商,赚足了资本市场的人气。若福记运营正常不清盘的话,福记食品还会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餐饮供给商之一。
福记食品的创始人魏东最早是从事高档酒楼生意的,为了充分利用酒楼的闲置时段多挣点钱,魏东想出了外卖的点子,没料想这个外卖的生意竟然是好的出奇。随着送餐服务越来越火,福记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条自己的体系及独特的经营模式,基于这个原因,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福记就发展成为本土快餐企业前十强,集食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
针对福记的迅速崛起,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餐饮行业,客户往往是零散的个体,想要抓住这些零散的个体,就要靠广告和口碑扩大影响力。而福记食品的所做的就是有效的规避零散客户的现象,抓住了整体客户群。福记食品把目标放在机构身上,从工厂、学校、部队等各领域入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促成了庞大订单。
国人有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订单的庞大迫使福记食品不得不加快扩张步伐,福记加速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员工也开始急速增长,其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折旧费用、燃料及公用服务成本、融资成本之和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已由2005年的17%上升到2008年的31%。同时其资本项目下的开支也遭遇迅猛扩张,达到了12.3亿港元。为了应对急速扩张带来的资本金不足难题,福记先后签署了20多亿元的可转债合约。大规模的举债扩张再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股价低迷,令福记食品一下子跌入可转债危机,2009年10月因资不抵债被迫清盘。
在福记食品宣布清盘后,不少企业和各路资本开始瞄上了这块“肥肉”。内地从事连锁餐饮的谭鱼头及真功夫则更是期望能够通过收购福记食品而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