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低着头,足足沉默了五分钟左右,一支烟旋即燃尽,他用力按灭烟蒂,语气低沉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随便聊聊吧,我可是下了很大决心和你见面。‘老鼠仓’的事情绝对不会轻易对外人谈起的。”
曾做过长达五年基金经理的周良,已经离职做个小私募。“尽管挣钱不少,我良心上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比周良更决绝的是黄远,只做了三年基金经理后,就彻底离开了基金行业,正准备移民加拿大。“‘老鼠仓’在基金行业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有着极其完整的生态利益链条,我承认我也操作过。”
周良表示,基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现象一直是监管部门监控的重点,但隐性利益输送却始终存在。
“很多时候,从上市公司、券商到基金公司,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幕交易链条,环环相扣。这也是查处‘老鼠仓’的最大难点所在。”黄远说。
基金利益输送链
“现在人们往往把‘老鼠仓’存在的原因,归结到基金公司身上,这是不对的。”周良表示,在整个基金产业链中,存在着各类利益主体。
“券商也是基金产业链中另一个重要的利益主体。”黄远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基金发行主要通过银行、券商等渠道,而基金投资需要通过券商席位实现。券商与基金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
此外,周良也表示,社保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中主要的参与力量,也会指定部分基金公司代为管理投资组合。基金公司通过决策委员会形成投资决策方案,而具体的投资组合管理则由基金经理完成。
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袁力曾明确表示,目前对于保险资金投资股市占比的规定本身就留有很大余地,各公司可依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保监会不过多干预。“这往往就给一部分保险资金间接参与‘老鼠仓’的运作,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黄远说。
日前,一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说,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425.SH,下称“青松建化[17.98 8.25%]”),疑似存在“老鼠仓”,拉升前一天,有2万手分10次砸盘,第二天狂拉,其中70%是中国人寿[31.66 2.10%]保险股份有限公司(601628.SH,下称“中国人寿”)的保险资金。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青松建化的“十大流通股东情况”获悉,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人寿(个人分红-005L-FH002沪)持股548.72万股,中国人寿(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持股474.55万股,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下称“人寿集团”)持股499.99万股,均属于新进。
“至于说这些保险资金是否参与‘老鼠仓’交易,还很难判断。”周良表示,这需要详尽的交易记录进行分析。
同时,减持的有两个基金。中国银行[4.28 0.71%]—华夏行业精选股票型现持股1200万股,减持了192.56万股。中国工商银行[5.33 0.19%]—中银收益[0.94 2.30%]混合型基金持有255.79万股,减持了921.59万股。增持的亦有两个基金。华夏成长[1.60 2.04%]证券投资基金持有945.06万股,增持了99.99万股。而中信实业银行—建信恒久价值[0.86 2.60%]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252.22万股,减持了52.22万股。
在黄远看来,通过分析以上的利益主体,基金利益输送行为,主要形式有:基金公司在券商股东席位频繁交易,创造佣金收入向券商股东输送利益。基金公司利用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向社保基金组合进行利益输送。
此外,基金公司利用新发产品拉升老产品重仓股,间接提升老产品整体业绩表现,也是利益输送的一种形式。同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同时通过非公平交易行为利用非自购产品向自购产品进行利益输送。还有基金经理及其关联方“老鼠仓”行为是最典型的利益输送。
“当然,除此之外,基金管理公司与代销银行、托管银行;公募基金与各种类型的私募基金、上市公司之间也存在不同形式的利益输送。”黄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