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水泥协会携手98家水泥企业上书省政府,要求制止一些水泥企业在浙江继续扩充产能的行为。无独有偶,早在去年6月25日,浙江省水泥协会也曾致函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济和贸易委员会,要求加强浙江水泥总量控制,停止全省新生产线建设,当时主要是针对一些大型水泥企业在桐庐建设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的行动。
上书,反映了同样一个问题,就是浙江水泥的产能已经饱和,总量必须控制。据统计,浙江已建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85条,其中日产4000吨~5000吨17条,2000吨~2500吨35条,1000吨~1500吨33条,熟料坐产能力达7000万吨/以上,水泥粉磨能力约为15亿吨/年。2006年,全省水泥产量1.05亿吨,人均水泥约两吨。与庞大的产量相映照的是,企业的平均利润每吨只有2元,平均停窑时间多达58天。今年1~7月份,全省水泥生产5497万吨,同比下降0.32%,其中熟料生产下降239%;8月份,水泥熟料同比又下降12.5%。而同期全国水泥产量增长8.3%,其中熟料生产增长7.24%。“蛋糕虽大,奶油不多。”因此,稍有风吹草动,必将触动众多水泥企业敏感的利益神经。
纵观浙江水泥格局目前主要由南方水泥、红狮水泥、海螺水泥和其他中小水泥企业4方构成。南方水泥后发而先至,通过联合重组控制了浙西南、浙北和浙中的骨干企业,水泥产量位居第一。红狮水泥占据浙中沿江一线,水泥产量位居第二。海螺水泥则坐镇建德,虽然水泥产量不高,但凭借卓越的市场眼光布局沿江、沿海,围绕市场大规模建设粉磨站并利用安徽本部水泥熟料的成本优势长驱直入,令竞争对手侧目。在“列强”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水泥企业,则利用自己“小、快、灵”的特点游走市场,与对手苦苦周旋。
然而,面对今日局面,“三强”也是各怀苦楚。
海螺水泥:坐拥优势错失良机
海螺水泥进入浙江之初,规划在建德建设两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由于一期工程投产后恰逢浙江用电紧张,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是时,当地政府虽积极鼓动海螺水泥尽快建设其二期工程,可海螺水泥高层固于已建成的生产线和粉磨站尚不能开足马力生产,对二期工程的建设举棋不定。在遭遇温州粉磨站噪声污染风波后,海螺水泥对投资浙江的战略更是产生了犹豫。之后,海螺水泥遂将发展的眼光和重点放到广东等省,错失了在浙江发展的大好机会。
面对南方水泥在浙江的重组联合举动,海螺水泥先是放下身段声言愿意与浙江水泥企业合作,收购、入股甚至放弃控股权,但是应者寥寥。在浙江三狮进入南方水泥体系、红狮水泥桐庐生产线即将点火投产之际,建德海螺受到南方水泥和红狮水泥的前后夹击,其焦急心情可以想见,建德二期工程建设的重启是海螺水泥增强浙江市场地位的一枚重要砝码。
红狮水泥:利益攸关潇洒转身
红狮水泥桐庐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建设点火投产在即,对于暂时不打算在浙江继续水泥生产线投资的红狮水泥而言,“绝唱”显然十分成功。
浙江省水泥协会携手98家水泥企业上书省政府,红狮水泥表示“要上大家都上,要不上大家都不上”。使红狮水泥满怀信心的是,当它的水泥熟料从桐庐顺江而下抵达浙东市场时,足以抵消海螺水泥的成本优势而与其一较高低。对海螺建德水泥的上或不上,红狮水泥显然已从“利益攸关者”脱身局外了。
南方水泥:资源整合难言之隐
实际上,南方水泥也是有苦难言。浙江常山水泥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即将投产,浙江长兴水泥配套粉磨生产线亟待上马,南方系其他水泥企业也有扩充水泥产能的想法,所不同的是,这些项目大都是政府相关部门过去已经批准而原来无力实施的。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建材雄厚资金的介入,为完善生产配套、发挥规模效益,这些项目意图重启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抵制海螺水泥声起,南方水泥的这些项目还能再上吗?据说,浙江省水泥协会携手98家水泥企业上书省政府背后有南方水泥的“魅影”。
浙江水泥“列强”利益错综复杂,其间博弈、角力、竞斗的花样百出也就见多不怪了。浙江省水泥协会携手98家水泥企业上书省政府,能不能加快浙江水泥控制总量的步伐?上书会不会无疾而终?对此,弱势一方的中小水泥企业除了抱团呼吁,也只能耐心等待观望了。
上书,反映了同样一个问题,就是浙江水泥的产能已经饱和,总量必须控制。据统计,浙江已建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85条,其中日产4000吨~5000吨17条,2000吨~2500吨35条,1000吨~1500吨33条,熟料坐产能力达7000万吨/以上,水泥粉磨能力约为15亿吨/年。2006年,全省水泥产量1.05亿吨,人均水泥约两吨。与庞大的产量相映照的是,企业的平均利润每吨只有2元,平均停窑时间多达58天。今年1~7月份,全省水泥生产5497万吨,同比下降0.32%,其中熟料生产下降239%;8月份,水泥熟料同比又下降12.5%。而同期全国水泥产量增长8.3%,其中熟料生产增长7.24%。“蛋糕虽大,奶油不多。”因此,稍有风吹草动,必将触动众多水泥企业敏感的利益神经。
纵观浙江水泥格局目前主要由南方水泥、红狮水泥、海螺水泥和其他中小水泥企业4方构成。南方水泥后发而先至,通过联合重组控制了浙西南、浙北和浙中的骨干企业,水泥产量位居第一。红狮水泥占据浙中沿江一线,水泥产量位居第二。海螺水泥则坐镇建德,虽然水泥产量不高,但凭借卓越的市场眼光布局沿江、沿海,围绕市场大规模建设粉磨站并利用安徽本部水泥熟料的成本优势长驱直入,令竞争对手侧目。在“列强”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水泥企业,则利用自己“小、快、灵”的特点游走市场,与对手苦苦周旋。
然而,面对今日局面,“三强”也是各怀苦楚。
海螺水泥:坐拥优势错失良机
海螺水泥进入浙江之初,规划在建德建设两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由于一期工程投产后恰逢浙江用电紧张,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是时,当地政府虽积极鼓动海螺水泥尽快建设其二期工程,可海螺水泥高层固于已建成的生产线和粉磨站尚不能开足马力生产,对二期工程的建设举棋不定。在遭遇温州粉磨站噪声污染风波后,海螺水泥对投资浙江的战略更是产生了犹豫。之后,海螺水泥遂将发展的眼光和重点放到广东等省,错失了在浙江发展的大好机会。
面对南方水泥在浙江的重组联合举动,海螺水泥先是放下身段声言愿意与浙江水泥企业合作,收购、入股甚至放弃控股权,但是应者寥寥。在浙江三狮进入南方水泥体系、红狮水泥桐庐生产线即将点火投产之际,建德海螺受到南方水泥和红狮水泥的前后夹击,其焦急心情可以想见,建德二期工程建设的重启是海螺水泥增强浙江市场地位的一枚重要砝码。
红狮水泥:利益攸关潇洒转身
红狮水泥桐庐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建设点火投产在即,对于暂时不打算在浙江继续水泥生产线投资的红狮水泥而言,“绝唱”显然十分成功。
浙江省水泥协会携手98家水泥企业上书省政府,红狮水泥表示“要上大家都上,要不上大家都不上”。使红狮水泥满怀信心的是,当它的水泥熟料从桐庐顺江而下抵达浙东市场时,足以抵消海螺水泥的成本优势而与其一较高低。对海螺建德水泥的上或不上,红狮水泥显然已从“利益攸关者”脱身局外了。
南方水泥:资源整合难言之隐
实际上,南方水泥也是有苦难言。浙江常山水泥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即将投产,浙江长兴水泥配套粉磨生产线亟待上马,南方系其他水泥企业也有扩充水泥产能的想法,所不同的是,这些项目大都是政府相关部门过去已经批准而原来无力实施的。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建材雄厚资金的介入,为完善生产配套、发挥规模效益,这些项目意图重启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抵制海螺水泥声起,南方水泥的这些项目还能再上吗?据说,浙江省水泥协会携手98家水泥企业上书省政府背后有南方水泥的“魅影”。
浙江水泥“列强”利益错综复杂,其间博弈、角力、竞斗的花样百出也就见多不怪了。浙江省水泥协会携手98家水泥企业上书省政府,能不能加快浙江水泥控制总量的步伐?上书会不会无疾而终?对此,弱势一方的中小水泥企业除了抱团呼吁,也只能耐心等待观望了。